《叶问4:完结篇》:挂在灵堂的照片,还打得动的师傅

  《叶问4》这部电影,作为经典功夫电影IP的续集是有难度的,难度就在于前作三部曲,几乎完成了对叶问这个人物塑造的所有可能性。

  叶问骨子里的谦逊,面对家人的爱,保家卫国情怀,基本勾勒完成。

  整个系列,对这位不轻易出拳的宗师,从人物性格到功夫立场,无不是对当下功夫电影主人公性格的新探索。

  甄子丹也凭借这个角色,尝到了真正成名的滋味。

  《叶问1》里叶问打败了日本将军三浦,成为了民族英雄,功夫加《战狼》的模式初显。

  之后的两部续集,也几乎都以这种家国情怀,为甄子丹的每一次出拳的原因做了注解。

  到这部影片,毕竟当功夫无法再突破,甄子丹年纪也越来越大,为什么而打,就成了看点。

  如果做不到支撑柱角色立场,观众能欣赏到的是场面,无法共鸣的是情怀。

  于是,今年的《叶问4:完结篇》,成了叶问系列的绝唱。

  故事,聪明的截取了生了宫颈癌之后的叶问, 来讲。

  对叶问生命最后时光的撰写,完成了对叶问这个系列电影11年来的终结。或许对于这系列电影的忠实粉丝来说,看完本片心里,自会有一丝丝唏嘘与不舍。

  故事讲述的是,因故来到美国唐人街的叶问,意外卷入一场当地军方势力与华人武馆的纠纷,面对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视与压迫,叶问挺身而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拼死一战,以正宗咏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功夫的故事。

  客观讲,这种情节或许会被不少粉丝诟病老套,曾先森也表示理解。

  毕竟如今的功夫电影,一方面要非常主旋律似的讲究止戈的政治正确,又要有花样翻新的功夫场面给到观众看,自然是一件难事。

  然而实际上,前三部《叶问》走的都是如此的路数。

  甄子丹以防守代替进攻,最后胸口连环锤的永春,也成就了《叶问》系列在场面上的好几处经典。

  所幸这部影片里,没有遗憾,甄子丹没有保留。

  当甄子丹饰演的叶问用揪耳、掐鼻、拍屁股三招就教育了在女儿学校的不良外国少年的时候,

  当他与万师父比武分不出胜负,突然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两大武林宗师狼狈躲进桌下的时候,

  那个从前接地气的好男人,那个爱家的好爸爸的人设一如既往用干净利索的功夫和好男人好老爸接地气的细节,还是立住了。

  绵里藏针、进退有度的甄子丹依旧很能打,而且不是硬桥铁马、怒气冲冠的打,是不惹事,但不怕事的防守。

  简单点说,防守这个动作,一旦赋予家国情怀,也算是能立得住、看得透、说得明的设计,而这也是这个系列最为成功的设计。

  

  《叶问》系列4部曲,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源于这里。

  不得不说,这亦是甄子丹区别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而被记住的原因,但是问题也同时出现,4部以后,观众会审美疲劳。

  

  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甄子丹还是吴樾,确实尽力了,演员的表演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而且经历了三部前作的尝试,叶伟信对于这类影片的凌厉剪辑和镜头的高度切换已经炉火纯青,几场关键打戏,仍旧奉献了精彩至极的场面。

  但是,这绝不是《叶问》系列最好的一部影片,比较大的原因是出在观众的审美疲劳上,曾先森也看得相当疲劳。

  除了剧作上的羸弱,三四场打戏解决种族歧视的简单设置,实在过于草率。

  而甄子丹十年不变的造型,不苟言笑的表情,为了妻儿的出拳的原始冲动,似乎也总是在重复着自己的表演而已。

  从剧作上,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略感乏味的故事。拍这部影片,很容易被理解为是在趁着甄子丹年纪还行,强行再爱国一次的宣泄。虽然,它好看,有用。

  《叶问4》还是那么燃,甄子丹还是那么的内心澎湃,表面谦逊。

  可是,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叶问了呢?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之前的三部《叶问》,或许这部《叶问4》给到观众的刺激会更大,给予曾先森的感动会更够。

  比较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视觉疲劳上。甄子丹简单重复了近10年的形象,真的能成经典吗?看完本片,曾先森是觉得不能。

  于是,当我们再深入的想一想,甄子丹今年56岁,拍的是一出功夫版《战狼》,说的还是“中国人要联合起来,打破偏见”的时候,真的能代表当前功夫类型片的高峰吗?

  曾先森觉得并没有。

  但是《叶问4》尽力了,甄子丹尽力了,导演叶伟信在保持水准的基础上也尽力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很凄凉,甄子丹饰演的叶问的大结局,是浓缩成一张黑白照片挂在灵堂。

  所以,这一天还是到来了,叶问都打不动了。叶伟信导演或许都意识到了,壮士暮年,人抵不过时间,所以怀念成了对一代宗师最后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