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误杀》有感:人性本恶,因不在恶,在于不识恶!
观影时间比较晚,网络上已是有林林总总的评论。文无第一,文艺作品总是众口难调,对于误杀这部片子,有非常喜欢的,也有贬低的。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片子是今年让我看到的最激动的片子。
肖央影帝潜质。
找些特别一点的角度留个言吧。人性本恶,因不在恶,在于不识恶
拉韫对平平的母亲阿玉说:你现在能理解我的心情了吧,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阿玉回她: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说真的,我丝毫不同情她。做母亲,拉韫不配。素察,她的儿子,即便犯的错罪不至死,如此行径,如此纵容,将来也必有报应。无独有偶,像极了云南著名的恶霸孙小果。更为讽刺的是,孙小果的母亲也是警局警员,继父是某公安局副局长。
在拉韫眼中,他的儿子永远是那个穿着整洁校服的阳光男孩。在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狼王为护幼狼成长,羔羊的生死,又与她何干?
人性本恶,因不在恶,在于不识恶。养不教,父母之过。生而为人,请相信善恶终有报,务必善良。
改编的结局,是中国电影人给予的温暖。
我喜欢这个结局的改编,并不只是像许多网友说的为了政治正确,为了过审。在我看来,原作是部爽片,而正因这个结局的改编,他才值得被称作一部好片。
就像我看过“少年的你”之后的感受:没有一个天性善良的人能背负着罪恶过完一生。李维杰的选择,是他犯错之后的自我救赎;是完成保护家人使命后的解脱;是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做人应有担当,绝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
世态或许炎凉,并不能做到事事公平,然而他选择守住善良,守住人性最后的那一点光。
人性本善,不在其无恶,在其知悔改。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坏人?正片最后一个镜头,是颂叔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颂叔是从小看着李维杰长大的,对李维杰来说,他亦兄亦父亦友。在他眼里,李维杰是个善良的孩子。但真相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惊讶,怀疑,痛惜,或许还有一丝被利用后的恼怒。种种复杂的情绪侵扰着他的心绪。
所以,当记者问到颂叔:你觉得李维杰是好人吗? 颂叔没有回答,只是露出一种百感交集的笑容。正如《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坏人?谁又有标准呢?
好的电影,就是这般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