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再拍叶问4,被质疑频繁炒冷饭?但真相却让人唏嘘

  大家好,我是广隶。

  早在之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的时候,就有很多准备投放在今年贺岁档的电影预告开始被投放到院线广告之中,就比如说和哪吒一脉相承的《姜子牙》,或者是唐探系列的第三部,而在这些电影中,似乎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这部号称是系列终结之作的《叶问4》了。

  犹记得当初叶问系列的电影第一部上映时,很多观众都惊为天人,但后续拍了几部续集,无论是观众口碑还是票房上,其实都不甚理想,哪怕是在第三部里,搞出了甄子丹对战泰森这样的噱头,哪怕是看叶问3里张天志人气颇高,又给其作了独立电影,这些似乎都不能拯救这个系列。

  而最尴尬的问题就在于,长期拍摄这一IP带来的结果是,现在观众们怎么看,都觉得这次的续作也都还是在炒冷饭罢了。

  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但并不完全。

  说他正确是因为叶问系列的拍摄的确有炒冷饭的嫌疑,相比于一个新的未必能火的投资,无疑是这种已经成型的IP和与之配套的演员更能吸引资方的青睐。

  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真正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国产功夫片已经彻底陷入了窘境:资方没得选,甄子丹,也没得选。

  造就这种局面的表面原因,也就是中国功夫片的后继无人。

  功夫片这一块,算算成龙、李连杰、于荣光以及洪金宝等其他七小福的成员,还有赵文卓、樊少皇等等的这一批人,他们出道多少年了?但现在功夫片的主力仍旧只是他们,我们并未能发现其他任何可以来继承功夫片这一行业的人。

  王宝强?会功夫,但他的个人风格和长期以来的表现整体更偏向于喜剧。

  吴京?的确是位不错的功夫明星,但现在从他拍摄的作品,不难看出他个人的转型意愿。

  张晋?是块好料子,可从咏春外传这部电影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具备类似老牌打星那般一个人撑起场面的能力。

  功夫片的后继无人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事,现如今李连杰基本是半隐退的状态,这两年虽说演了《封神传奇》和《功守道》这样的作品,但更多都是在还人情债或者说是给老友站台;成龙仍旧保持高产,但电影中个人功夫的比重在逐渐减少,毕竟年龄摆在那里;赵文卓和樊少皇更不必说,两个人都不温不火,倒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事都不少。

  这样一看,功夫片现在常出现的,还能打的,好像也就剩下了一个甄子丹。但实际上呢?甄子丹今年也53岁了,他和李连杰本就是同龄人,只是身体素质要好些而已,他能打的光景,也剩不下几年了。

  功夫片,作为出产自我国独有的武侠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影片类型,现如今也像香港的黑帮片、警匪片一样,走向了无法阻止的没落,这种没落是一种悲哀,是时代浮躁带来的诸多劣果之一,但我们真心希望功夫片不要销声匿迹,不要就此沉入影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