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穷与富,谁寄生谁?

  今年5月,曾经导演过《杀人回忆》、《雪国列车》等优秀影片的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片:《寄生虫》(又名《寄生上流》),获得了法国戛纳金棕榈奖。

  这部电影,最近迅速地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寄生虫》的海报是长这个样子:

  乍一看似乎很像恐怖片的海报,但其实整部片并没有多少恐怖元素。

  奉俊昊,被称为韩国昆汀,十分注重细节与伏笔的作用,在这部影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仔细一看,便能看出海报中的许多细节,我们可以分辨出海报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贫穷的家庭穿不上鞋,富有的家庭则衣着华丽;贫穷的家庭哀伤,富有的家庭则大方自信。

  即便是遮住了眼睛的黑条,也无法屏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整部影片主要介绍了两个两极化的家庭:一个住在街角的低矮地下室,另一个住在1000平米的豪宅。

  影片一开始介绍了基宇一家蜗居在贫民区的一个潮湿的,充满着异味的地下室中。

  为了蹭到免费wifi的信号,只能在马桶旁上网和收发短信。

  有一天,基宇的朋友突然介绍给他一份家教的工作。

  这是个配备管家和司机的家庭,幸福的一家四口,有小儿子和大女儿。

  于是,基宇把妹妹伪装成所谓的“心理艺术治疗师”,成为了富人家里小儿子的家庭教师。

  很快,他们变本加厉,利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的父母也顶替了原来的管家和司机。

  看到这时,不禁感慨下,他们要跻身上流了。

  但是,好景不长。

  富人家里小儿子发现了家里这四个人有着同样的味道。

  这是什么味道呢?大概是贫穷的味道,是蜗居地下室的味道,是骨子里自卑的味道。

  味道是电影的一条主线,是一切的起源与终止。

  《寄生虫》用“味道”这个生活中的简单元素,划出了贫富之间的三八线。

  有一天,社长一家外出露营。

  整个偌大的房子顿时成为了他们的新家。四个人在客厅里开怀畅饮,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随后发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在电影中尽情享受,小谷这里就不剧透了。

  褒贬参半的金棕榈?

  韩国似乎很擅长拍这类反映底层人民辛苦的片子,以至于有人抨击说韩国的电影已经商业化套路化,缺乏新意。

  但《寄生虫》是其中一部比较出色的作品,即使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

  它是一部高度商业和文艺结合的电影,在戛纳看过首映的朋友都觉得震撼。

  从近年获奖的趋势来看,《小偷家族》和《寄生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剧情,这似乎暗示着家庭主题正回归人们的视线,现实如何体现成为评判的新标准。

  《寄生虫》在豆瓣获得了8.8的高分,可见其观众口碑之佳。

  不仅如此,媒体的的观点也是好评如潮。

  在戛纳电影节上,《卫报》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给了4分,并评价说“《寄生虫》是一部有关社会地位、渴望、物质主义、家长制等的奇异黑色喜剧,像藤蔓一样深入人的内心”。

  美国著名电影网站《Indiewire》评价表示:

  “这是奉俊昊电影中最棒的一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共同生活的恐惧,在现实中站稳脚跟,有趣、搞笑、痛苦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把前作总合在一起,用一串来表现。奉俊昊终于成为了一种现象。

  好的影片一定避免不了讨论,《寄生虫》也是一样,时间会告诉观众一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片到底是什么滋味,还需读者仔细品尝。

  贫富问题,世纪难题

  一部好的影片能让人看完后不断回想,《寄生虫》便是这样一部影片。

  整部影片并不恐怖,更恐怖的是观影后震撼的——无法抹平的贫与富的沟壑。

  韩国的导演一向擅长将社会议题融入本土类型片之中,奉俊昊也是。

  在戛纳电影节播放时,整部影片结束时,整整赢得在场观看观众掌声10分钟之久。

  可见,好的片子是跨越国界的。

  这种描绘现实的艺术,这种现实的贫富问题,同样也是跨越国界,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穷人家为富人家工作时,趁富人家外出旅游,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自己的房子。

  然而基宇的父亲道出了真相:

  半夜只要开灯,蟑螂就会全部躲起来。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是一部令人不断回想的片子。

  整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给到了坐在地下室里的基宇,原来买下这栋房子只是他的一时幻梦,他无法攒到钱,也更不可能买下别墅。

  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中,从一个底层百姓奋斗到能买的起大别墅上层名流,从来都不是易事。

  社会固化,便是如此不合理。

  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底层沦陷。

  它是整个社会沦陷的一部分,不过要比整个社会沦陷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因为底层没有更多的资源来抵抗沦陷的过程。

  正所谓,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齐泽克所说过的社会结构性暴力,也在这部影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即使富人们善良、温情,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底层人的暴力,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的体现。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日夜不停的剥削。

  其实,在本片中,穷富的两个家庭都只是做着自己应做的事。

  从根底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来看,富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穷人也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按自己一贯的思路行事。

  即使一个人的行为十分正常,在有色的眼镜看来,就是一种无声的暴力。

  如奉俊昊本人所说,这部影片里没有所谓的好人和坏人。

  用他的话说:

  “这是一部没有小丑的喜剧,没有坏人的悲剧,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在现代这个社会已经不能单就结果去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