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总会让您泪蒙?

  早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来自重庆的女孩李淼和同伴正在寻找角度拍照。听说要在镜头前哼唱几句《我和我的祖国》,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即便同伴有些不好意思地推脱。唱罢,她下意识地抹了抹眼角。

  “为什么会唱哭?”

  “哈,你别拍我”“就是挺好听的……真正看到熟悉的天安门,还是蛮震撼,打心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希望祖国能够更加好。”

  不仅是李淼,2019年春节前后,从沈阳唱遍全国的《我和我的祖国》,无论是在荧屏、还是街巷,总是轻易就会触及人们的泪点。

  精品的魅力,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淳厚。35年过去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流传,印证了这一点。

  几天后的3月4日,北京友谊宾馆,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提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以精品奉献人民”……

  精品,何以成就?

  从沈阳《我和我的祖国》新春快闪,到作曲家秦咏诚家的客厅,再到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广场,沈阳飘满歌声的“开学第一课”……这首老歌历久弥新的、催泪的秘密,也以多项选择的形式,清晰地在中国大地上作答。

  家的温暖从沈阳飘来的青春之歌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我和我的祖国》由沈阳音乐学院老院长秦咏诚作曲,沈阳音乐学院老教师张藜作词。因了这个缘分,早在2019年春节前,《我和我的祖国》沈阳新春快闪便开启了春天。北京、厦门、成都……她让无数国人的眼角润湿。

  秦咏诚的儿子秦际凯的微信更是被刷屏了。2月25日,北京,秦家客厅,他在手机里搜索各地朋友传来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身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钢琴教研室副教授,来自沈阳的版本让他特别倾心。他和母亲乐平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惊喜还在后面。

  刚刚吃了降压药的乐平秋坐在沙发上。笔记本电脑正在视频连线,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出现了!这是乐平秋已故先生秦咏诚在校时力主修建的,35个沈音附中的孩子站在直播镜头前,“乐奶奶,我们想把《我和我的祖国》唱给您听……”

  心是暖的,歌儿是甜的。

  这份来自沈阳的“礼物”让乐平秋感动不已,曾在沈音教竖琴的她,边听边和着旋律打起了节拍。“咏诚之前也唱过这首歌,我们家的孩子、孙女们也都喜欢唱。”

  秦际凯回忆,父亲创作这支歌的灵感来自一次家庭聚餐。当时,秦咏诚在北京进修,每个周末都到张藜家吃饭。张藜早就跟他约稿,想要一首跟《海滨音诗》风格相似的、体现爱国并适于传唱的曲子。或许是厨房传来的饭菜香味给了秦咏诚灵感,只用了20分钟,《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就写成了。

  源自“小家”的温暖,成就了“大家”的情怀。

  揣着秦咏诚的曲子,在一次外出采风中,张藜打开窗户看到了窗外的远山与大河,写下“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脚板的温度采风田间地头,写百姓能听懂的歌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除了家庭,秦咏诚的灵感更多的来自于脚下。秦际凯回忆,他小的时候,父亲因为搞创作经常不在家,“东三省、内蒙古、上海……去了好多地方采风,灵感自然而然就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释放”。

  “我父亲当时在沈阳音乐学院当院长,沈音的前身是延安鲁艺,受‘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的精神引导,他们当时特别注重下到田间地头,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写让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为老百姓服务。”“所以他们不止获得了灵感,更是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爱国情感,就是他们身体中的一部分。”

  采访中,秦际凯聊到一个细节,他有一个木匠出身的朋友,今年春节给他发微信,“我一听这首歌就想哭”。

  而记者曾在采访旅美沈阳籍主持人初萌时听到,在洛杉矶的美国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上,每年的压轴节目都是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初萌说:“7年了,每年合唱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心的温润歌的旋律与心的韵律同频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跟其他歌曲不同,《我和我的祖国》先有曲,后作词,音乐形象不受拘束,情感表达也更完整。秦际凯说:“张藜叔叔跟我父亲很熟,他的填词很牛,跟曲子是那么吻合流畅,这跟他俩的默契不无关系,是心跟心的结合。”

  提到《我和我的祖国》的情感表达,秦际凯想起了自己出国留学的经历,“1987年我在美国,总有同学们问,你们国家有学校吗,有商店吗?那时候我们一边听《故乡的云》,一边偷偷地想妈妈,都是小家的概念”。

  可现在不一样了,“你看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人在国外也受到尊重,中国人的凝聚力多强!因为有了这个做基础,唱歌的底气都不一样了。是用心在唱,而不是用嘴唱,我唱的时候在感染你,你在听的时候也能接收到,这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如果祖国不够强大,是没有这种底气的,“这首歌为什么会把人唱哭,我感觉一是86拍的歌曲韵律,二是心的韵律。”秦际凯说。

  温煦全国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的歌”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不仅艺术家、演员,《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各地都拥有着天然的粉丝。

  2月25日,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门前,沈阳日报把话筒伸向路过的群众,很意外,几乎没有人拒绝我们“唱两句”的采访请求。

  鞍山的一位男士和朋友一起来旅游,唱得有点儿走调,但情感真挚,连忙解释,“我这是看到你们是老乡,激动了。”来自山东的一对小情侣,对歌词不大熟悉,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唱。旁边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说:“你俩这是没放开,唱这歌得用心,嘴得张开……”

  一名3岁的小朋友拿着小国旗看热闹,记者教她哼唱,她居然认认真真地学了将近两分钟。

  3月1日,沈阳。“开学第一课”上,570余所学校60余万学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沈阳市皇姑区聋校操场,100多个孩子用“手语”合唱,现场没有歌声,只有伴奏音乐……

  看过讲述歌曲创作背景的视频音乐课,126中学长白岛分校的张宛棣说:“再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意。”

  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沈鼓设计院总工程师姜妍表示:“每次听到这首歌都特别有力量,作为大国工匠,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则寄语同学们:“通过唱这首歌,希望同学们把自身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到一起”。

  在沈阳市二十中学三好分校,前来作报告的全国道德模范、当代雷锋郭明义跟师生们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唱响爱国歌曲,让学生们对爱国再认识、再学习,这也是教育的本意。”

  为什么这支歌会历经35年,依然历久弥新,依然年轻?

  “每当听到《我和我的祖国》时,都非常激动和光荣,35年了,沈音师生时刻继承发扬鲁艺传统,‘培根铸魂’的内涵让她仍然年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德山说。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季惠斌表示,“《我和我的祖国》再次在人民大众中热烈传唱并掀起高潮,也让这首陪伴与见证新中国发展建设的老歌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她不仅是当代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唱出作为沈阳音乐学院师生对鲁艺精神的传承。文艺创作是作用于人心的,这支歌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图谱,她拨动了国人的心弦,共鸣便会喷涌而出。”

  为什么她屡屡触动你我的泪点?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程义伟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一颗中国心,有家国情怀。这首歌的魅力,正是这千千万万个‘我’不忘初心、凝心聚力而共同成就的。”

  程义伟说:“《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首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人民之中,反映中国时代发展大变迁的歌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唱起这首歌时,会被戳中泪点的原因。”

  《我和我的祖国》牵起的情缘,奔走在大江南北。在工厂、在街头、在学校、在他乡……这支歌可曾与你不期而遇?如果有,那么请接收这份亿万中华儿女的同频共振。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这都是我们共同的、“心中的歌”。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刘新阳、杨博/文王雁、李浩/摄、翻拍丁思文、徐小凌/视频

  

  

  秦咏诚(右二)组织创作研讨会

  

  秦咏诚(第一排右五)带领沈音师生大庆油田采风

  

  秦咏诚(左一)查看沈音音乐厅建设情况

  

  

  乐平秋为本报寄语

  

  本报记者与秦咏诚之子秦际凯(左一)、秦咏诚之妻乐平秋(左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