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与《挖掘机司机》:铭记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人性与政治是韩国电影一直以来翻越不了的两座大山。正因为这点,韩国电影一直以来以尖锐著称。

  今天,小编将带给大家两部电影,回顾韩国一段令人揪心的历史。

  今天所有的故事都与光州事件密切相关。

  光州事件也称为光州民主化运动或五·一八光州事件。

  1980年5月18日至27日发生在韩国光州,是一次由市民自发的要求民主运动。当时掌握军权的全斗焕将军下令武力镇压这次运动,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死亡和受伤。

  光州事件敲响了韩国军人独裁统治的丧钟,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两部电影从两个视角出发,《出租车司机》以旁观者和受迫害者的角度来看待光州事件的丑恶,而《挖掘机》则是从执行者角度来看待事件过后留给所有人的苦痛。

  在第一个故事里,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大叔,为钱财随记者深入光州,他怕死也好利,也曾为了生存抛弃记者孤身逃跑,毕竟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升斗小民。

  在第二个故事里,挖掘机司机曾是参与镇压光州事件的一名兵长,因参与镇压而惭愧终生。因一次偶然的挖掘,让他想起了过去。

  于是,他驾驶起了他的挖掘机去找寻他过去的同期与领导,更重要的是他想问出那个一直潜藏在心底的问题。

  满目疮痍的光州内,民众为了国人的民主而抗争但却被一无所知的世人们恶语中伤,这一切将他刺痛,随之而来的是他心中人性的觉醒,他决心一定要将真相公之于众。

  司机回到了光州,似在赴死但又是那么的从容。

  而挖掘机司机孤身一人的旅行也并不平淡。

  他的同期,因为光州事件定义为民主事件而成为加害者,人人喊打的同时于心有愧。

  有的看似安然却无比暴躁,并因此妻离子散;有的疯癫落魄,生无可恋;还有看似事业有成但却留恋风烟之地,早已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有的甚至已经残疾,以乞讨度日。

  当年的一切,令他们生不如死。

  故事最后,出租车司机匿名隐去,回到他平静的生活,但继续不平凡的人生,他不计得失帮助他人,将人性的光辉挥洒人间。

  挖掘机司机却恰然相反,会过同期后他开始询问上级,“为什么派我们去那?”

  从小队长到大队长,从少将到总统,似乎除了全斗焕这位前总统无人可以给出答案。

  影片最后,前总统也没有露面,但那个似用鲜血书写的问题也在全韩激起千层浪。挖掘机司机最后只得默默地挖出当年受害人的骨骸,安葬他以求一丝心灵的慰藉。

  两个电影,两个视角,两个亲历者都在努力寻找真相,保存真相。

  出租车司机为了让光州人民的鲜血不白流努力保护那盘录像带,自然而然的那录像便成为了历史,而挖掘机司机为了还原真正的历史在全韩挖掘真相,到最后却也希望渺茫。

  真相真的这么重要吗?

  或许真相本身并不重要,甚至它的副作用如剧毒般强烈,仇恨。铭记真相仅是为了避免,为了更好的安放过去迎接未来,绝非迷失在对过去的哀伤与怨念。

  饮下那剂恶意,让戾气郁结成冰。

  这或许,是最好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