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票房逼近9亿,这些细节,你真的看懂《误杀》了吗?
纵观12月影市,《误杀》是个不小的惊喜。
充满反转的情节,紧张的叙事节奏,再配上演员出彩的表现。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酣畅淋漓,又让人手心是汗的国产犯罪电影。
尤其对我们影迷来说,更能在片中挖掘到更多乐趣,像是“查他近一年内所有的观影记录”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误杀”这个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
最早的一版“误杀”是由印度导演/编剧吉图·乔瑟夫(Jeethu Joseph)自编自导的。吉图是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Kerala)人,这个邦有自己的语言马拉雅拉姆语( 英文:Malayalam),所以原始版“误杀”也是一部马拉雅拉姆语电影,中文翻译成《较量》。
虽然吉图创作的“误杀”故事非常精彩,但由于是方言制作,影响力非常有限。
大家最熟悉的印度2015版《误杀瞒天记》,就是对这部原作的第二次翻拍。
其实,几次翻拍在剧情和设定上对原作几乎没做什么改动。中国版《误杀》也只是将背景地点换成了泰国而已,大致上剧情的走向基本一致,就是结尾略有改动。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下,中国版《误杀》里的一些细节,方便大家可以更加了解这部电影。
以下包含剧透,所以,请谨慎阅读哟!
1、李维杰为什么自首?
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自首前,妻子给他小女儿的试卷,打了100分——这是小女儿自己改的分数。
镜头给了一个特写,数字1的左上角有一道横着的涂改液痕迹。
——女儿原本可能考了70分,但为了拿到爸爸承诺的100分礼物,自己改了分数。
肖央自首,更可能是发现一通瞒天过海之后,女儿竟然学会了或者说习惯了撒谎。
他不想看到自己女儿变成利益动物,于是从以身作则教她撒谎变成以身作则教她承认,完成了作为父亲形象的救赎。
2、素察真正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李维杰开始认为是女儿打死了素察,这其实是防卫过当,她女儿才是受害者。但后来他发现素察被击打后并没有死,是被埋在棺材里活活闷死的。
这个发现让他有些不安,看过无数电影的他能想象到那种痛苦,这让他无法当做一切没有发生,这也是他最后表示对素察抱歉的原因。
他宁愿直接杀了素察,也不想以这种方式让他死。
3、素察的尸体究竟埋在哪里?
这个大家应该都可以猜出来,答案可能就是李维杰为了铺设线路所挖的坑洞里,电影中,导演特意给了李维杰看着这个坑洞若有所思的镜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这里的确是最好的二次埋尸地点。
而且在这里也更能看出李维杰缜密的心思,在得知小女儿看到妻子运尸之后,他将这个隐患也考虑进去,以防万一进行二次埋尸。
4、多次出现的羊的象征意义
“羊”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
最开始出现片名的时候,出现了一次羊叫。
平平上课时,老师讲“羊的视力不好,落单的羊很容易被大型动物吃掉”,这很像遭遇强暴的平平。
李维杰将素察的车沉湖时,一群羊无意间成为了目击者,这很像目睹了母亲运尸并埋尸的安安,也像大雨中目击寻尸过程的众人,更像最后片中记者采访的众人。
遭遇不测成为桑坤枪下李维杰的那只替罪羊,也是挖掘尸体时素察尸体的替身,很像主动成为妻子和女儿“替罪羊”的李维杰。
羊,可能是无辜受害者,可能是目击者,可能是替罪者,就像故事中局内局外的芸芸众生,是这个无情世界里的弱者。
5、关于电影的彩蛋
李维杰的设定是狂热影迷,一年看800多部电影那种的,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电影的致敬。
在开场,他便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那段“越狱”情节也是对其直径。
希区柯克,李维杰的偶像。
之后他保护家人的作案手法,又参照于两部经典悬疑片:《蒙太奇》与《控方证人》,片中拉韫也直接提及了这两部电影。
此外,警察查证李维杰的观影记录中提到的电影还有《狩猎》《七宗罪》《白夜行》,还有一扫而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是经典的犯罪类电影。
一家人在电影院中观赏的是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呼应了小女儿改分数,这个后面说。
最后的一幕致敬《杀人回忆》,我知道你在看这部电影,我想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的确是狂热的电影发烧友没错了。
最后说一点,电影中平平的扮演者,现实里其实是陈冲(警察局长)的女儿,当然,平平的演技相比较她的母亲而言还是差了一些,不过,有她母亲的指导,相信以后应该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无论如何,现在的《误杀》已经成为今年电影市场中最后一匹黑马,究竟它的票房是否会突破10亿,咱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