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国产化,到北极都好使!中国钻井平台再出“神器”

  01:41

  齐鲁网烟台6月12日讯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时指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鼓舞着中集来福士继续向深蓝挺进。

  在中集来福士的深水码头,一座新的“仙境烟台”钻井平台即将交付,这是专为挪威北海量身定制的,能够抵御北海百年一遇的风暴,适用于包括北极在内的恶劣环境。平台设计过程中,中集来福士满足了挪威方面提出的各种严格要求。

  中集来福士项目管理中心助理总监黄宗崇介绍说,“在这座半潜式平台上,我们实现了突破,平台的核心功能区——钻井模块,从以前依靠进口,到如今实现了项目国产化。”

  在中集来福士的建设者们看来,是总书记的殷切厚望激励着他们不断突破与创新。黄宗崇说,“去年,也是在这个地方,总书记给我们指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

  以前,这类钻井平台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为了树立国人的“海工自信”,中集来福士走过了四十年的筑梦之路。中集来福士以党建为引领,一代代传承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钻井平台从数十米的浅海向数百米甚至更深的海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涉足最先进的海洋钻井平台制造行业,吸收世界先进理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学习、补课、跟跑,逐渐发展到领跑的态势。2016年,企业自主设计建造了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1号”最大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能适应全球95%的海域,钻井效率世界第一。2017年5月,“蓝鲸1号”远赴中国南海承担可燃冰试采任务,在与12级台风正面交锋中,平台如定海神针一般,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海域,创造了可燃冰连续开采60天的世界纪录。2018年12月9日,“蓝鲸1号”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

  如今,中集来福士又开辟了深水养殖工船、海上牧场等新领域,为滩涂、近海的养殖走向深海、为打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提供装备支撑。34岁的中集来福士生产中心经理程聘,正带领团队为挪威企业建造一座385米长的深水养殖工船,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程聘骄傲地介绍说,这个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都还没有做过,不仅可以一年养殖1万吨三文鱼,还能迎接各种恶劣海况的挑战。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回望这些成绩,中集来福士工程师王绍峰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殷切嘱托的深刻含义,“我最大的体会是,要自力更生,就是要靠自己!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赶上了国家海洋工程制造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要不断砥砺奋斗,在深海领域,做一流的设计,造一流的海工!”

  闪电新闻记者 高昌洁 杨晓春 烟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