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五行杀人事件”涉嫌抄袭?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最近网上不停的在传《唐人街探案2》抄袭《双瞳》,不少人也被带了节奏,信誓旦旦的在讲此事。
借用老郭相声里一句词来形容这些“义士”,那就是“看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2002年的《双瞳》是一部优秀的恐怖电影,其意义在于华语电影中,终于出现一部可以与清水崇的《怨咒》相抗衡的作品。
在《双瞳》之中,大BOSS为了修仙,便效仿宋代的黄裳,杀五个“人魈”,让其代替自己进入道家五狱。
所谓“人魈”便是生前犯有罪过之人,而道家五狱分别是:寒冰狱(犯贪与不义之罪的人下此地狱)、火坑狱(犯奸淫之罪的人下此地狱)、抽肠狱(犯背信之罪的人下此地狱)、挖心狱(犯不孝之罪下此地狱)、拔舌狱(犯不敬天畏神之罪的人下此地狱)。
而《唐探2》中,反派成仙则是杀五行命理之人,再取其对应的器官进行练丹。
《双瞳》上映之初,许多观众将其与《七宗罪》进行比较,因为片中的“五狱”更多对应的是传统中的“十恶”。
其对应关系如下:
寒冰狱(犯贪与不义之罪的人下此地狱)——偷盗。
火坑狱(犯奸淫之罪的人下此地狱)——邪淫
抽肠狱(犯背信之罪的人下此地狱)——妄语、两舌
挖心狱(犯不孝之罪下此地狱)——不孝
除了不敬天神的“拔舌狱”没有对应的之外,其余四狱皆有对应,而那位死去的FBI探员在死前讲的则是自己一直在说谎话,其实“拔舌”也可以等于同“妄语”。
《唐探2》中不仅没有使用这种地狱体系,被杀的五人也没有任何过错,只是与“五”这个数字巧合罢了。
可能是中华文化基本五行的缘故,“五”已然融于日常词语中的一部分。
比如常常说的“五色”、“五味”、“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音不同”等词语中都带有这个“五”字。
可能也正是如此,《双瞳》之中才将道教中的“十殿阎君二十四地狱”转化为“道家五狱”。
因为都出现了符,这也让人觉得相同。
《双瞳》之中的“符”只出现过一次,即是第三起案件中的牧师身上,而且那个“符”的名称为“勾牒”。所谓“勾牒”即是古代衙门发下的“传票”,在清初大儒毛奇龄的《张推官勒石记》、以及《云南通志》中皆为此意。而在《聊斋志异》、《小仓山房诗集》中,“勾牒”的意思才变成勾命帖。
相对于《双瞳》中只出现过一次的“勾牒”,《唐探2》中每个现场都有“镇魂符”的出现,用途则是让死者的灵魂永不超生。
另一个争议点便是片中大楼里出现的道观。《双瞳》中的道观,按片中的设定,是将一座古建筑整体搬入楼中。
《唐探2》中则更像是一个祭坛,特别是借唐仁的那句“鼎都摆错了”,而且那间“观”中没有供奉神像。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B级片中,楼中建有邪教祭坛是十分常见的桥段。
如果这些比较难找,那就看看前些年的日本动画片《黑冢》,那里的故事设定在未来,最后的决战地,也是摩天大楼中的“神社”。
这种楼中藏宗教设施的设定,实在有太多类例的例子。
此外还有一个争议点便是“修仙”的缘起。
《双瞳》中的谢亚理患有脑瘤,而后在姐姐的“召唤”下开始“设计”修仙,在她的理论中,姐姐虽出生时便死去,但实际是已在胎中修道成仙。
《唐探2》中的医生修仙的缘起则是信仰的崩溃,在身患绝症后,开始由原来的基督信仰,转成了道教“信仰”。
一个是“病”是修仙过程中“劫”的一部分;另一位是绝症后的信仰崩溃。
就此看来,两者的动机也截然不同。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双瞳》中的谢亚里离成仙仅差一部,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便说明了这一点。
而《唐探2》中的医生,连香炉都摆错了,更像是在捉最后一根稻草,即使杀掉最后一个人,一切也是徒然。
只要涉及“五行杀人事件”,便自然与道教中的“修仙”有所联系,只要与“修仙”有关,就必须与祭祀场所有关,与修仙的缘头有关。除非是信的入迷了,古代大部分皇帝开始炼丹时,也仅仅是因为到了需要吃丹药的年纪,疾病在历史上永远是修道的第一动力。
在“修仙”这一大构架下,许多元素便有其相通性。
特别是两部电影虽都依托于道教背景,但使用的理论都完全不同,杀人方法也完全不同。
正如二人画马,一人画赤兔,一人画绝影。假如有人说其中一张抄袭另一张,原因是画的东西都会跑,都有四条腿,而且都有三国人物在旁边。
相信这么说的人会被当成疯子,关于两部影片的争议,其本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