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很值得去看的电影 具有深刻教育意义

  说到哪吒,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哪吒传奇》。当时一群小伙伴守在电视前,一起哼唱主题曲:“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智斗妖魔降鬼怪,少年英雄就是小哪吒”。这首歌的旋律依旧萦绕在耳边,时常响彻于心间。

  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这些记忆深藏于心底,就像我们小时候的英雄梦,随着岁月的变迁,仍然挥之不去。

  这个暑假,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横空出世,一夜间刷爆了朋友圈,就连一向苛刻的豆瓣,都打出了8.8的高分。原本不被看好的这部电影,谁知一夜之间爆红,成为了暑期影档的一匹黑马。

  一开始这部电影遭受了很多质疑,因为哪吒的形象太“毁童年”了,锅盖头,烟熏妆,齐刘海,小龅牙一副很丧很凶很颓的模样。和我们所料想的那个可爱乖巧的哪吒格格不入,他被塑造成了一个熊孩子模样,完全超乎大众的心理预期。

  他假装自己对一切毫不在意,只是因为他从未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对身边人的欺负置之不理,只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渴求什么。

  他从一出生就不被人们所接受,被人们当作妖怪,被人追打,被人欺压,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愤怒发泄在村民百姓身上,这一切,他都忍了,可他只是个孩子。

  这部电影被评价画面上达到了日漫的水平,特效达到了好莱坞的水平,再一次燃起国漫的高潮。而不仅仅是画面精美,场面震撼,特效感人更让人感动到落泪的是哪吒不服输、不信命,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在最后说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魔成仙我自己说了算”的时候,电影的所表达的深意也就在那一刻进行了升华,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那骨子里所深藏的不服天命,自己主宰命运的内心渴望的爆发。

  哪吒代表了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很多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必须认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于我们小时候看的《哪吒传奇》,它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无愧于现实,敢于面对质疑和屈辱的精神载体,承载着无数让人热血澎湃的英雄主宰梦。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可是我们可以选择活着的方式

  哪吒生来就是魔丸,他的寿命只有三年,而生下来后,在村子里没人愿意和他玩,他们都认定哪吒是妖怪,只会杀人、害人,捣乱。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他向太乙真人学法术,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虽然还是没有得到认可,但时间会永远记得。

  有时候哪怕活着,就已经需要拼尽全力了,还要面对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嘲笑。但这并不足以把我们打倒,有质疑才能有突破,只有将此化作动力,才能证明自己。

  被人误解是常态,而放弃自我就是彻底输了

  哪吒生而是魔丸,但他从未有害人之心,但是从他出生开始,就一直别人误解。大人们看到他,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哪怕有小孩子想跟他一起玩,也会被家长一把抱走。

  哪吒也曾心想:既然人人都认为我是妖怪,那我就做一个妖怪给你们看。他恨不得一气之下火烧村庄,杀光村里人。但是她的母亲从未放弃过他,对他说:“被人误解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做好自己,由你来决定。”

  所以他救了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哪怕依旧不被村民所接受,但他至少努力了,迈出了心里的那一步,就是全新的开始。

  人生的误解和质疑是常有之事,敢于去打破才是真理。

  舆论成为压倒人们的乌云,既然无法逃离,那就选择打破质疑

  人们的偏见,就是一座大山,无论是申公豹还是龙王,他们都曾是偏见的受害者。因为是妖怪出身,无法位列仙班,哪怕为天地间做了再多贡献,依旧无法被人们所承认。

  尤其是龙王,他平定天界大乱,立下汗马功劳,却依然被压在熔岩之下镇守妖魔。天帝对于他,何曾有过信任呢?

  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搬得动那一座叫“成见”的大山,挽回自己的尊严。

  不敢正视自己问题的人永远只能是弱者

  敖丙内心的挣扎不仅关于家族的使命,更关于自己的内心,因为不被认可,因为人们的偏见,他很难有活着的尊严。他和哪吒一样,一出生就背负着太多的成见和鄙夷,他在申公豹的怂恿之下,准备杀哪吒的父母李靖夫妇,可是他始终没有下手。

  哪吒没有因为自己被别人说成是妖怪而自暴自弃,而他选择拯救了陈塘关,哪吒一手撑起整片天,告诉敖丙:“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都不认命,你有什么好怕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注定无法在别人面前抬起头,谈何成功。

  只有真心才能赢得别人的真诚,坦诚相待是交友的第一要义

  敖丙是除了母亲以外,第一个愿意陪他踢毽子的人,他告诉敖丙:“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三岁的生日宴,谁都可以不来,但你不可以。”对于敖丙而言,哪吒又何尝不是唯一的朋友呢?

  敖丙无论如何也狠不下心去杀掉哪吒的父母,他坚定地告诉申公豹:“哪吒曾经救了我一命,这个人情,我必须还。”甚至在,天雷劈下来时,他也愿意为哪吒去挡,甘愿和哪吒共同赴死。

  “只有真心才能赢取真心”这是人际交往中亘古不变的真理。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哪吒的父母的爱更是折射出了我们的模样,哪吒的生命从一出生便成为定局了,但是他的父母却从未放弃他。

  哪吒母亲的心时刻牵挂着孩子,她担心哪吒受欺负,怕哪吒伤心,经常安慰哪吒,时刻陪伴着哪吒。一点一滴都体现伟大的母爱,她只盼哪吒能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生长,仅此而已。

  哪吒的父亲就像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父亲,沉默寡言话语不多,但这不代表他不爱哪吒,正式因为他很爱哪吒,所以这一份父爱很深沉,沉淀得很有分量。

  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各有千秋,但那永远是一份深沉浑厚的爱。

  我命由我,绝不听天由命

  哪吒不服天命不服输,这正是影片的终极内涵,皆在告诉我们要打破常规,移开“成见”这一座大山,无惧于偏见与压力,像哪吒一样打破成见,突破自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永远取决于你自己的心。

  命运又如何,现实难以改变又如何?没有人能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再不济,也只是“七分努力,三分注定”,相信自己能够去改变命运。

  哪吒最后救了整个陈塘关,人们下跪感谢。这一跪,不仅是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命,更是因为对于他们曾经对哪吒的偏见和伤害,而发自真心地道歉。

  影片剧终。

  作者:”名嘴说天下“,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

  名嘴说天下,剖析社会现象,保留人性温情。

  欢迎关注和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