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大火,背后是你不了解的中国

  作者:洞见Neo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一部电影刷屏了。

  就是《我和我的祖国》。

  预告片刚一出来就点燃了每一颗中国心,让无数国人为之泪目,尤其是年轻网友一次又一次地转发。

  有外国人曾在Quora(国外版知乎)上提问:为何中国年轻人更爱国了?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80、90后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垮掉的一代,可是事实证明,就如同“中国崩溃论”一样,他们不仅没有垮掉,还跟随并建设自己的国家走向富强。上一代人通过看清这个世界,才回头肯定自己的国家;年轻人则因为肯定自己的国家,才去看清这个世界。只有真真正正的自信才会那么理直气壮......

  今天,我们无比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因为这份热爱的背后,有一个一直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国家。

  01

  有一种骄傲,叫做五星红旗。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刚一开场就让所有观众燃并感动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一夜。

  在举国上下欢天喜地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时,天安门广场的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却彻夜难眠。

  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一次又一次地受挫......

  就在他以为缺少关键性的金属材料,可能无法完成电动升旗的任务时,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幕发生了。

  林治远的助手拿着大喇叭在街上一喊,凌晨的夜里逐渐喧闹起来:

  一个老人拿着自己的烟袋锅子踉跄着闯进了那个狭小的研发室;

  父母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把他的长命锁放在了办公桌上;

  大学教授把实验室里唯一的一块稀有金属捐了出来......

  虽然很多人都在做“无用之功”,但是为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顺利升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愿意在每一件小事上义无反顾。

  就像林治远的那声呐喊:

  “你以为这只是一块红绸子吗?那是我们用2000万条生命换来的。”

  

  当全世界听到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那面五星红旗标志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诞生,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百年的屈辱中终于挺直了腰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当我们看到963.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看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当我们的孩子降临在这片土地,于夜色中发出柔弱却嘹亮的哭泣声。

  我们会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比祖国的安定繁荣更珍贵。

  9月28日,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于世界杯的舞台上,十战十捷,成功卫冕。

  彼时,五星红旗在日本高高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大阪。

  和当初作为运动员驰骋赛场一样,郎平再次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升国旗、奏国歌。”

  五星红旗的每一次升起,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着曾经被称作“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的自豪。

  02

  有一种力量,叫做我是中国人。“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

  “154年了,我们不能再多等一秒!”

  

  电影中王洛勇饰演的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

  

  主演之一的惠英红也转发微博道:“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底气,也是身为中国人应有的力量。

  记得去年有一张在全球各大网站刷屏的照片:

  这位背影落寞的老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

  在他的国家被轰炸、全是焦土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联合国向美、英、法三国辩解,可三个国家的代表直接离席。

  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坐在一个角落一边流泪,一边叹息。

  落后就要被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有中国网友说,这张照片让他想到了1919年的中国。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当贾法里面对外国势力的威胁无可奈何之时,中国的外交官们正用:

  “对不起,你来过中国吗?”

  “对不起,你别说话。”

  “对不起,门在那边。”

  三个对不起,彰显起中国人的霸气。

  当叙利亚的小女孩,面对记者的相机,误以为是枪,习惯性地举手“投降”时,中国海军正护送一个中国的小女孩有条不紊地离开中东的危险之地。

  哈佛大学24岁的美女学霸许吉如,在学成归来时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的时候,班上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得知她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对她感慨道:

  “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许吉如说:

  “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有一种力量,叫做我是中国人。

  我们没有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生在了一个和平而强大的国家。

  03

  有一种感动,叫做祖国接我回家。“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当谭善爱中校那句庄严承诺响彻香港上空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香港回归这条路虽然走得漫长,但是无论如何祖国一定会接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安全回家。

  所以,你也终于明白了香港出生的任达华在参演《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为什么会激动地热泪盈眶,在采访中坚定地喊出那句:“我是中国人。”

  

  因为我们非常清楚,无论我们在海外身处何种的遭遇,只要需要祖国的时候,他一定能够坚定地站在我们身边。

  2018年9月,日本遭遇25年来最强台风。

  机场里,5000多名乘客和工作人员滞留,1044名中国游客被困其中。

  就在大家有些绝望地等待回家的航班时,中国又一次在国际救灾撤离中抢先一步。

  当国人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他们脸上洋溢的,是宛如重生的幸福。

  有回国的网友深情地写道: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无论你在哪,你都知道,你永远不是孤身一人。”

  “幸福就是你在危机中茫然无措时,她只说一句:走,我们回家!”

  这次撤离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个插曲,当救援车赶到时,几名中国台湾同胞赶上前问:

  “我们能上这辆车吗?”

  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可以,只要你觉得是中国人就可以跟祖国走!”

  “中国人”这三个字表面上只是国籍的区分,却力重千钧。

  他代表着你的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意味着:

  无论你在哪,遇到什么事,祖国都能带你回家。

  04

  有一种深情,叫做我爱我的祖国。很喜欢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相遇》的那段情节:

  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张译饰演的科学家高远“人间蒸发”了整整三年。

  如果不是因为在一次抢救实验成果辐射感染,重病入院,他甚至没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而在实验终于有了成果的那一刻,他的领导和同事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这几十年,除了科学家之外,背后还藏着多少无名英雄?

  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更好的生活,也并非他们没有能力去往更好的地方,而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太过深沉,无论需要自己做出多大的牺牲。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早在1950年,钱学森就已经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条件,都非常优越。

  可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归心似箭。

  他对自己的导师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但是由于他掌握着世界最尖端的军事科技,美国人根本不敢放他离开。

  当时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金布尔说: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离开。”

  可即便如此,钱学森宁可忍受美国长期的政治迫害,也不肯妥协。

  他千方百计地躲过美国间谍的监控,和祖国取得联系,5年后终于踏上故土。

  钱学森回国后的成就我们一清二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两弹一星”震撼全球,也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世界格局。

  有人说:

  “我今生最大的骄傲大概有三件事:一是我有如此爱我的父母;二是我有如此护我的朋友;三是我生在如此强大的国家。”

  或许,我们的国家仍旧不完美,但是有这么多深爱祖国的华夏儿女,一点点地建设,我们一定能一点点走向强大。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如果说每一个中国人是一颗星辰,当星辰汇聚,中国就是一轮闪耀的太阳。

  ▽

  2017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时,有人曾经创作过这样一组漫画:

  每当这个国家这个文明面临着生死存亡之际,都有无数华夏儿女挺身而出。

  湖南人说:“若要中华灭亡,除非湖南死光。”

  陕西人说:“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生死。”

  四川人说:“不退外敌誓不回川。”

  河南人说:“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河北人说:“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江南人民说:“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两广人民说:“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东北三省人民说:“何如誓死一拼以尽天职。”

  ......

  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刀劈斧剁的天地间到处都有为祖国家抛洒热血的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NBC解说员有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

  “过去十个世纪里,中国有九个世纪都是GDP世界第一。”

  是的,我们只是不小心落后了一阵子而已。

  至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先辈所愿。

  看未来,风光霁月,锦绣中华,这盛世也必将如我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