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半个喜剧》?
作者 | 安瓦尔的小卷毛
鲸看 | ID:hualujk
在《李茶的姑妈》之后,很多人表示开心麻花飘了,毫无电影感的镜头和尬到不行的浮夸场面令人极度不适。还好,这次的《半个喜剧》终于回到了正常水平。
《半个喜剧》以北京本地人与卑微北漂的矛盾展开,一组矛盾是官二代郑多多(刘迅 饰)和北漂青年孙同(吴昱翰 饰),他们既是哥们又是情敌。另一组是不得不向生活妥协的孙同和坚持不说谎的莫默(任素汐 饰)。
郑多多和孙同是大学同学,他觉得孙同从外地来的挺可怜,不但让孙同住进了自己家,还给他安排工作和北京户口。乍一看他挺讲义气,但在感情上郑多多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就算自己快要结婚了也丝毫不影响他撩别的女生。
而莫默就是这个不幸的被骗炮的大龄女青年,她以为的“美好爱情”才刚开始第二天就化为泡影,这落到谁身上能不难受呢?被渣过的天真女孩和被爸妈催婚的大龄剩女这两种身份的叠加,让爱情更加遥不可及。
谁都向往真爱,但对于大都市里的速食情感,真爱实在是太稀有了。
孙同作为郑多多的好哥们,极尽所能的阻止莫默将真相告诉郑多多的未婚妻。莫默一语道破真相“你就是他身边的一条狗”,这话狠狠地击中了孙同的痛点。谁都曾有骨气永远不说谎,幻想自己一身硬气地面对这世界里的一切不公和潜规则。可是长大之后,权衡利弊,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妥协。
孙同心里愧疚,同时,他也仰慕始终坚持自己原则的莫默。在莫默崩溃的时候,他展现出了自己的另一面,下了班他就是酒吧的驻唱歌手,老老实实的孙同弹起吉他唱情歌,干干净净。上班族是他不得不向生活妥协的身份,而驻唱歌手便是他的热爱他的理想。
孙同真诚的这一面吸引了莫默,他们很快地坠入爱河。但没想到的是,睡女无数的郑多多居然会十分在意自己的哥们和曾经的女人好上。他以工作和户口为筹码逼迫孙同马上打电话说分手,通过一高一低的对峙场面,和极具压迫感的特写镜头,两人地位的差别立显。
爱情和面包,到底选择哪一个?
在引出这个矛盾之后,三位主要人物的形象立体起来,影片主要想说的问题终于展开,这也是片名叫作《半个喜剧》的用心所在。喜剧之外的另一半,讲的是当代卑微青年是坚守自己的原则,还是像利益俯首称臣。
从《半个喜剧》来看,近几年的国产喜剧大体模式比较相似,是在融合多重矛盾的小人物群像中,反映现实问题。它们都有着明显的悲剧内核,甚至带点批判和讽刺意味,比如《驴得水》和《无名之辈》。前一阵上映的《两只老虎》豆瓣评价不太高,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憨憨绑匪和高智商大佬的双主角设定,距离现实太远,显得太假了。
但为什么脱离现实的喜剧如今不被观众买账了呢?
90年代的香港电影里,最卖座的喜剧就是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它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自有一套规则和世界观,通过不合常理的人事物碰撞而产生笑料。就像《国产凌凌漆》有“要你命三千”,以及表面上是剃须刀其实是个吹风机的特工道具,你永远想不到导演能创造出个什么玩意儿给主角傍身;再比如《逃学威龙》里二十多岁的警察还能伪装成高中生当卧底,不合理但是很新奇。
无厘头喜剧往往有一个会特异功能的主角,不仅有明显的光环,还有一个对立的邪恶反派,虽然距离成功有许多障碍,但主角都能轻易克服,而最终主角必定碾压式胜出,可以说这种结构带有一定爽文性质,突出英雄主义。所以导演们也创造了一部部十分成功的合家欢商业片,强大的明星阵容,密集的笑点和欢乐的氛围,就是希望你在节日里能全家买票走进电影院,再开开心心的出去。
但是随着一个类型的大火,导演们前赴后继地把它拍烂了。比如曾经如日中天的整蛊片、赌片、伪科幻片,直到观众看吐了才停止。这种拍法会导致一个类型迅速地腐化变质,观众也极其容易审美疲劳。除了相似作品太多这个原因,还有时间的力量在作祟。
把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喜剧,带着点世纪末人们对未来的想象。《超级学校霸王》里的迷之造型你还记得吗?传言中的世界末日,确实有不少人相信,大家对21世纪的美好幻想或是世界毁灭的刺激感都能多多少少地在电影中展现。但如今21世纪马上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大家的生活也都平稳而快速地前进着,未知仍存在但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AI、大数据、5G生活,所以毫无依据的想象便会显得太中二了。
随着生活的稳定,喜剧也沉淀了下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厌倦了充满巧合的电影套路,他们更希望看到反映他们自己的,也反映一定社会问题的现实作品。说回《半个喜剧》,三位主角的人物形象个性分明而且饱满,郑多多虽然渣但耍起宝来也挺可爱,孙同虽然狗腿但他最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每个人都是矛盾体,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这样的人物就足够真实。
这样看来,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在逐渐变高,合理中有惊喜的剧本、全员演技在线的阵容是大家喜欢看到的,如果还能反映社会议题那必定大爆。不止喜剧,希望国产电影能越来越好,我们何时能突破自己评价出来的最高分,何时才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风度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