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车司机确诊,牵出200名密切接触者!公安找人用上了这招

  出租车司机,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人。近日,杭州有一名出租车司机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

  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在他被感染的这几天里,到底接触了哪些人?这个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了的问题,杭州公安利用大数据,找到了答案:200人!

  最近,余杭公安刑侦大队徐小华副大队长最近就在做这件事:通过大数据研判,努力做到一个不漏地找出“密切接触者”,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分析出密切接触者1236人。

  一名出租车司机确诊

  大数据找到200多名密切接触者

  前几天,徐小华研判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确诊患者,这是个出租车司机,中年人。

  当时他心里也咯噔了一下,相当于一个从事特殊行业的患者,接触的人肯定复杂的。抽调了10个队员来对付,还安排了专门的视频员。考虑到出租车里有监控,民警穿着防护服,从他车里去拷过来。

  倒推司机前14天轨迹,民警找出了200余名接触对象,接下来几天里24小时连轴对所有接触对象逐一确认。大多数是乘客,而且通过手机支付的,我们可以根据运营公司的订单数据准确定点找人,有9名乘客是付现金的,我们也找到了,都由相关部门采取了隔离观察措施。

  蔬菜公司老板莫名感染,祸起5天前

  2月3日左右,有一个传递来的线索,确诊患者是一名从事蔬果批发销售的老板。我们当时不明确他的感染源,第一次排查他的密接的时候,也没有排出来。

  到第二次,通过大数据发现,大概五天以前有几个非公司人员在他们公司出现过,谈业务来的。我们一个个访问过去,其中发现一个人,他也已经住院了,是另外一个区的确诊患者,而且发病时间比那个老板早10天左右。

  感觉最头疼的是,有些密切接触者记不牢、说不清自己的出行轨迹,这意味着民警的排查工作量要大大增加。这也难怪,换做是别人,几点几分到哪里,见过谁,几个人,要讲得清清爽爽确实困难。

  这种情况,只好派队员去实地访问,比方说,这个人某个时刻在店里进出,到底接触了哪些人,可能接触的所有人都要排进来。

  寻找看不到的危险

  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

  4小时内必须找出第一批密切接触者

  43岁的徐小华从警22年,在刑大工作18年,也算是公安大数据工作最早的一批实践者。

  人的记忆有时候并不一定可靠的,仅仅依靠确诊病例的记忆去访问、排查可能被感染的人员,一定会产生很多盲点。也许只是与陌生人短暂的一次近距离接触,都可能存在传播危险。况且,有人会由于种种原因说谎、瞒报,这会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

  全面梳理、核实每一个确诊患者发病前14天、336小时的轨迹,找出感染源和密切接触者,快速“排雷”,才能避免有人继续“踩雷”,也为相关部门落实隔离措施提供依据、争取时间。

  不管接到线索是什么时间,4小时内必须找出第一批密切接触者。这是我给团队定的标准。中午前,要出第二批密接者,到天黑前,再出第三批。一个人基本上出三批。

  为了提高研判的准确性,我们要对研判结果通过逐一电话回访核实。每人每天打电话不下50个,有的细节要通过跟多个当事人之间反复的询问核实,才能印证。

  来源:杭州日报、浙江在线、广州日报

  编辑:陈阳

  更多新闻

  南昌新增7例分布在这些地方!江西累计900例,治愈出院187例

  王忠林任武汉市委书记 马国强不再担任

  江西有一家4口确诊,只因…

  南昌这2地实行疫区封闭管理

  江南都市报问政微平台

  点击此处文字可查看读者来电、网友爆料

  点击图片可进入在线爆料平台

  我的城市生病了

  但我依然很爱他

  点亮爱心

  期盼疫情早日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