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居民曾自称是中国人后代,敢同时向中、美、俄三国开战的国家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奇怪的国家,此国就是日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挑战过中国、俄国、美国这三个世界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同时与中、美、苏三国开战,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皆被日本人称之为“国运相赌”的战争,但是日本人从来都是不宣而战,从不宣而战的策略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日本人的赌徒心态。
日本人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自己生活在日本列岛之上,但却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以内,日本人一直自称自己来自中国,是中国人的后代,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并且还认为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徐福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徐福即徐巿(这里需注意是“巿”而不是“市”),《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齐人徐巿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巿带着数千童男童女以及大量的物资“入海求仙人”,徐巿数次出海,但并未找到传说中的神仙。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还记载道:徐福有一次出海归来,向秦始皇报告说,海中的神仙认为秦王礼薄,延年益寿药“得观而不得取”,当他航行至蓬莱山时,海神说“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始皇听了徐福的话,非常高兴,信以为真,于是就给了徐福数千童男童女,大量的谷种,并有百工,徐福再度出海,航行至“平原广泽”之地,就再也没有回来了,教当地人播种五谷,以及其他手工技术,在这“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
徐福所到的“平原广泽”之地,到底是哪里呢?《史记》并没有明确说明,到了元朝的时候,日本人开始认为,徐福渡海所到之地即是日本,公元1339年日本公卿北畠亲房所著之《神皇正统记》就详细记载了此事。
其实,“徐福东渡日本”这个历史故事真实不真实并不重要,“徐福东渡日本”代表的是秦汉时期大量中原汉人移民到日本的一个典型的移民事件,中原汉人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使日本文明产生一次飞跃,这在《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史籍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所以,日本人长期以来,都自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甚至自认为自己是中国,日本的大和族对待日本列岛的少数民族以“中国”自居,如奈良时代的廷臣藤原广嗣(?—740年)就说:“北狄虾夷,西戎隼俗……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俨然把自己当作是“中国”了。
但是,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开始极力撇清自己与中国人的关系,更有甚者提出了“脱亚入欧论”,认为当时的李氏朝鲜、大清帝国是“恶友”,日本要与亚洲“绝交”,积极学习西方文明,脱亚入欧。
“脱亚入欧”就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使日本强大,成为东亚的领导者,此时的日本不再以“中国”自居了,而是以实现了所谓的“文明化”而自傲了。
日本人崛起的第一次大战,就是主动挑衅大清帝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因大清帝国的惨败而结束,日本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1905年,日本又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从此以后,步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几乎同时与中、美、苏三国开战,不过这一次,日本人有点悲剧,不仅没有挑战成功,反而吃了美国人两枚核弹,二战的失败,使得日本不再是世界强国了,二战结束以后,日本虽然在经济、文化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现在还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再不是世界政治大国了,日本现在正在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日本人为什么一会儿自称是中国人的后代,一会儿又会有“脱亚入欧”的理论呢?因为日本没有自己的原创文化,什么文明强大,日本就学习什么文明,而且转型的非常之快。
日本列岛火山、地震频繁,整个岛屿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日本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使得日本人不断挑战中、美、俄三国的权威,甚至敢向这三国同时开战,以摆脱自己身为岛国的现实,对拥有亚欧大陆的霸权,具有强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