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万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局限性也不断地凸显出来。
局限性之一: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在现代物理学中,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而不适用于高速、微观与强引力。并且暗物质,暗能量主导了宇宙,万有引力似乎本身扩大了范围。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定性只适合地球上的观察实践,而若将其推广到宇宙空间时,其逻辑上还存在诸多的质疑空间。
局限性之二:预言的矛盾性与艰难的求证问题。爱因斯坦相对论虽然预言存在引力波、引力子,但是要确认引力辐射的存在则相当艰难。目前,引力子是否存在仍是物理界的一个神圣话题。各个国家支持的许多科学家试图用仪器来探测它存在的真实性。虽然科学家通过观察两个绕转的中子星,间接验证了引力波现象,但是其仍然没有让人绝对信服的说服力,至今充满种种谜团。引力波及其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局限性之三:引力波传递能量问题。部分科学家对于“引力波是否会如同电磁波那样可以传递能量”感到困惑,这样的困惑来自于一项事实:引力波没有局域能量密度,对于引力、能量张量的量值不会造成贡献。不像牛顿引力,爱因斯坦引力不是一项力理论,引力在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中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几何,因此这样的场被认为不含能量。
局限性之四:超距离的作用原理。按照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不管相距多远,都会产生万有引力。这个万有引力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假如以光速传播到几亿光年之外的星体,那么作用力的是否坚守持续性是个问题,否则必然是一个离散的宇宙,万有引力如何约束宇宙法则,成为宇宙的决定力量呢?如果承认万有引力的超光速问题,这又违背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在现实中却很难把万有引力理论延伸到远距离,比如两个距离十公里之外的人,根本没办法测量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无论对于什么人来说,简单地认为距离十公里的两个人来说拥有引力,这听起来也不符合逻辑。而现实中也许这种力根本不存在,因为按照科学实验逻辑的严肃性,目前没有试验验证距离十公里的两个人拥有万有引力,也没办法检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万有引力本身存在严肃的逻辑缺陷,或者需要新的定义,或者万有引力的定义本身就是错误的。
而如果按照万有引力的逻辑,假如在地球上,制造一个能容纳万吨重的空心圆球,加满水。然后瞬间打开壳体下部,使其以最快的速度把水泄完,那么我们是否能追踪到万有引力波呢?是否能测量到这个万吨水球与几十亿光年外某个星球之间的引力变化呢?是否能检测到万有引力波不断地向外以光速传播呢?很显然,万有引力是失效的。对于遥远的星系来说,首先感应到作用力的应该是我们的银河系,或者是银河系星系团,其次才是太阳系,绝对不会是水球。对于地球来说,水球的水泄完后,地球重量没有变化,太阳系、银河系也没有质量变化。也就是说,水球没有单独的对外作用系统,制造一个一吨重的钢球,那么按照万有引力逻辑,一百亿光年之外的一个恒星必然要与这个钢球单独发生引力作用,但是你很难相信这是事实,而且你也根本无法验证它们之间真的有万有引力,这种引力的说服力非常地差,而对外部遥远星系来说能承受庞大银河系中地球的单独作用力系统已经是不错了。
局限性之五:万有引力的不是宇宙的决定力量。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非常高的速度,要求星系团的质量是其中恒星数量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后来逐渐引入暗物质概念,并计算得出暗物质是普通物质的五倍以上,大约占宇宙物质的23%,而科学家发现另一种能量,推动宇宙的膨胀,大约占宇宙的73%,而普通物质只占不到总物质的4%,万有引力并不是宇宙的决定力量,而暗物质围绕星系说明,力的作用存在问题。
牛顿创立万有引力理论的时候,是以当时的天文观测为基础的,后来因为很多的事实,包括太阳系在内的天体的运动,几乎都符合万有引力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公式,使万有引力本质被神圣化了。而相对论的建立,使很多预言更加精确,显示完美性,以至于很多物理学界的权威都无法给予一个漏洞的挑剔,这恰恰掩饰了相对论时空弯曲本身的逻辑缺陷。比如宇宙的外壳结构及其质量,在多宇宙状态下,我们所属的宇宙与外部宇宙的联系,能量交换等。我们应该重新系统性地认识宇宙及其形成以及运动的规律。而本书用聚合运动中的力弦粒子概念,来代替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力,同时指出万有引力搞错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