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一部好评的影片

  《星际穿越》是一部讨论生命、爱与死亡的电影,本片以硬科幻为外壳,叙事宏大,却以亲情为内核,表现的是人类最为细腻的情感。

  1、父与女

  翻看这部影片的豆瓣评论时,其中一条短评打动了我“你的鹤发或许是我的童颜,而你一次呼吸能抵过我此生的岁月。”影片中库珀临行前对女儿承诺一定会回来,而等他兑现承诺时,沧海桑田,女儿已满头白发。库珀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与父女相互的依恋对立统一的形成了影片的戏剧冲突,贯穿整个电影。

  虽说远行的父亲与守候的女儿天各一方,但细若游丝的引力波和父女之情穿越时间和空间,始终联系着两个人,父亲看着视频中已与自己同岁的女儿会潸然泪下,而女儿也人类危亡时在自己儿时的房间中读懂了父亲利用引力所传达的信息,最终拯救人类。影片中父女二人在自己所处的世界中同命运抗争,导演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着他所擅长的双线叙事,利用两边故事节奏的统一暗示我们父女之间的微妙联系。

  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中,讲述了女孩幼时,父亲在最后一个拥抱后划船远行,从此女孩日复一日地等父亲归来,直到她结婚、生子、老去。最后已是老妇人的女孩走进已经干涸的湖中找到了父亲离去时划的船,她躺在其中,就像躺在父亲的怀抱里。影片中的墨菲也经历了这样生命的守候,她对父亲的这种守候最终让她撑到了见到父亲的那一刻;而对于库珀而言,在母星等待着她的女儿就像是茫茫太空中明亮的灯塔,赋予他拯救人类的使命,坚定他活着回家的信念,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旅途的终点始终是女儿在的地方。

  2、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英国作家狄兰·托马斯的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在电影中多次被布兰德教授吟诵。托马斯在作这首诗时,他的父亲生命垂危,并放弃了活下去的希望,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来唤醒父亲与死神抗争到底的决心。

  在影片中,布兰德教授是个心系天下的学者,他在几十年前便知道,自己所研究的引力方程因缺少数据,无法解出,但为了人们能继续完成建立新殖民地的B计划,他没有说出实情。布兰德将所有人欺骗,独自承担避免人类灭绝的责任,无论将来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都要由风烛残年的他来承受,直到临死前,在他流着老泪向墨菲说明一切后,仍呢喃着支持着他一生信念的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影片中这句诗表达布兰德的决心,同样也表现着在人类的危急存亡之秋,为人类免于灭绝,科学家执着的研究,宇航员离家万里寻找新家园的坚定信念,他们虽没有怀抱“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凌云壮志,却拥有心系天下人类的高尚情怀。布兰德教授的女儿,女宇航员布兰德说:“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走出了人类历史上最远的距离。”他们为拯救人类的探索航迹在璀璨的星空中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

  3、深空、管风琴与双线剪辑

  本片中表现太空的镜头寂寥而空旷,配以具有宗教色彩的管风琴配乐,给人沉浸式的视听享受,而诺兰所擅长的双线或多线故事剪辑也是本片的亮点。

  与多数太空题材的科幻片不同,本部电影表现太空的镜头中没有出现灿烂的银河,更多的是表现太空的空旷深远和人类的渺小,例如飞船经过木星时的镜头,18秒交代木星全貌,16秒展现木星背景下仅仅是一个白点的飞船,9秒拍摄漆黑宇宙背景下飞船旋转中的局部,这样一组将近一分钟的镜头打破了我们对宇宙星汉灿烂的固有认知,将对宇宙的敬畏和远行者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震撼的影像构造了绮丽的外观,而配乐则为影片注入灵魂。影片开头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漫天黄沙暗示地球上的人类已是日薄西山,此时的配乐给人一种冥冥之中黑暗蔓延,万物萧条的感觉。本片配乐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管风琴的演奏,配乐师Zimmer是导演的老搭档,他用古典而又神秘的音乐风格,暗示人们内心的宗教信仰与古老的宇宙一样是值得敬畏的。

  这部电影里,诺兰再次秀了一把他擅长的多线剪辑,影片中太空和地球两条故事线彼此交叉的很少,但诺兰却用相同的故事节奏和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两线毫不违和地柔和在了一起。影片高潮,库珀与曼恩扭打在一起时,墨菲与哥哥发生矛盾,火烧农场,这一段的剪辑中两条故事线频繁切换,两场冲突相互衬托,揭示父亲与女儿在自己的生命中的极力挣扎,给人感觉紧张而刺激。

  本片将人类的感情羁绊放在了人类濒临灭亡时的宇宙背景之下,使人的情感显得渺小却有力,也许就像宇航员布兰德所说:“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维度感觉它的存在。”探索星辰固然豪气万丈,但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永远都是最终回到心中挂念的家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