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中王宝强究竟有无存在价值

  《唐人街探案2》故事确实足够精彩,伏笔、细节、转折都控制的恰到好处。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开始被放大,即“王宝强在《唐探》中是否真有存在必要”?

  会出现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意外,纵观全片如果只以唐仁视角切入,他的作用只剩余卖蠢、好色、贪财以及一惊一乍的“深井冰”尬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唐仁真有必要在“天才”林立的高智商角色间寻找存在感吗?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王宝强的唐仁在全片中的定位正是“人情味”属性,市侩、无脑、任性又贱贱的,但内里“三观”却比秦风还正,为什么这么说呢?

  仔细看这部影片就会发现比较有趣的一些设定,比如“纽约侦探团”那些天赋异禀的人物中,他们所拥有的技能几乎是 常人无所以及的。秦风的“记忆宫殿”尤其NB,可以在大脑中将整个纽约城3D模拟化。同时他的“超级记忆”与野田昊相比与不遑多让,在《唐人街探案》第一部中秦风潜入警局察看影像监控记录,也是以差不多32倍速的速度进行人肉扫描。

  这种感觉像什么呢?就像第一次看到《最强大脑》中的水哥,感觉特别不可思议,这类人已经超脱了普通人类的常识认知,甚至可以被看作是拥有“异能”者。而在古时,拥有这类“异能”的人士几乎都会被当作是“神人”。

  没错,秦风在整个剧集中的设定正是披着人皮的“神”。当然,他所拥有的“神力”也只限于超高的智商。而唐仁这个“仁”(人)呢?他的作用就让神落凡尘,《唐探2》的定位终究仍是部“喜剧”,如果定位只是《白夜追凶》类注重细节与悬疑的偏严肃作品,唐仁的存在确实尴尬,但在《唐探2》中“唐仁”这个颇有标签化意味的人物却是贯穿起“神”与“人”的一条纽带。

  唐仁在《唐探2》中的各种无脑言行也无需讳言,确实就是为了制造噱头以提供笑料。但同时也以一个普通人的个性与行为让这部剧更接地气。他身上所表情出的猜疑、嫉妒、不屑、狡猾等因素,几乎可以涵盖普通人的所有缺陷,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缺陷的“人”,才是“神”所倚仗的,为什么呢?没有“人”的愚痴,又怎么能显示出“神”的圣明?

  王宝强与刘昊然的一“人”一“神”的组合CP,其实与《神探夏洛克》中的卷福和华生也是挺像的,只不过前者的“华生”以不靠谱的搞笑为主,但关键时刻一样也靠的住。换一下角色定位,王宝强可以说更像是《绝地战警》中的嘴炮马丁·劳伦斯,这也是美式喜剧的老套路,陈思成运用到中国式侦探喜剧之中也并无“强扭”的意味。如果非说王宝强在其中的人设尴尬,也可能是笑点上的低俗令人厌烦,而且与严谨的推理环节相比他显得“不入流”,为了喜剧效应陈思成也确实该在后续的剧本中把握好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