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望怎样变成了姜子牙?耳熟能详却不了解的历史人物
姜子牙是最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原型是齐国开国国君太公望吕尚,吕尚一度是古代武庙的圣王,唐宋两代官方定性的武神。但是到了元明时代,由于戏曲小说的大兴和官方态度的改变,吕尚武将的形象变得淡薄,更多人记得的是那个《封神演义》里的玉虚宫弟子,会打卦问天、搬弄法术的姜子牙。
名字最多的历史人物
在世人所熟悉的历史人物里,太公望可能是称呼最多的一个,算上各种史料和戏曲演义,见诸于书籍的称呼有姜子牙、姜牙、师尚父、太公尚、尚父、姜尚、吕尚、吕望、周望、姜望、师望、吕牙、吕渭、太公望等等等。造成如此多称呼的原因,一是在于时代的久远,商末周初历史颇为模糊,以武王克商为例,如此划时代的大事,现代对此事的时间推测至少有44个说法之多,上至公元前1130年,下至前1018年,误差竟能有112年之大。
另一方面,先秦时代的中国姓与氏是割裂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出自同一祖先的贵族,姓是同一个,但氏却多有不同"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由于氏的多变,就造成了称呼的多样。
对于太公望来说,此人可能是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字牙,而"太公"、"父"则是对老年男子的敬称,以上这些一组合就已经是一大堆称呼了。而他作为齐国开国的始祖,被封在齐地,后人又以齐太公称呼他,同时,在灭商之前他在西周担任"大师""太师"的职务,那么在名字前面加上职务,典籍中又以师望、师尚父、师尚称呼。这样一来一二十个称呼就出现了。
太公望活了多久?
如同许多带有神话色彩的上古人物一样,太公望的寿命也超乎寻常的长,如《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七十二岁下昆仑山,之后再与周文王相遇,实际上,在战国与秦汉的典籍中吕尚遇见文王的年岁有七十岁的说法,有七十二岁的说法,而《楚辞·九辨》甚至说"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若再结合竹书纪年,太公望是卒于康王六年,那么太公望的寿命竟然达到了一百四十岁以上。
但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也不过八十九岁的寿命,古代一向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现今我国的期望寿命不过77岁,这比之建国初的35岁已经高出一倍有余,上古的贤王名臣动辄百岁甚至更多,并不足为信。中国历史的明确纪年始于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的历史纪年是很混乱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说"古文咸不同, 乖异"。
正是由于上古纪年的混乱以及后世对上古圣王贤臣的推崇,有意的去神化他们,超出寻常的长寿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去考察更早的文献中吕尚的活动痕迹,无论是他年老遇见文王还是活到百余岁的可能性都是不高的。
《诗经》编纂于春秋年间,但一些描绘西周开国的史诗部分一般认为是西周初年所作,其中《诗经·大明》有描绘牧野之战的场景"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如果吕尚见到文王当真是七十岁起步,在牧野之战时他至少已经是八九十岁的老人,用时维鹰扬的豪壮之语形容一位耄耋老人,似乎并不恰当。
竹书纪年等史料说太公望卒于康王六年,意味着太公望在西周建立之后,又活了四十多年才去世,但《尚书》却有不同的记载;《尚书·顾命》是写周成王驾崩前的顾命,"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吕伋便是吕尚之子,注意到此时的齐侯已经是吕伋而不再是吕尚。换句话说,在成王年间吕尚就很可能已经去世了,齐侯之位也就由他的儿子继承,这也是最合理的推断了,若太公望仍在人世,要解释这个齐侯是吕伋而非吕尚,只能搞一出太公望年老禅让的推测,未免猜测过多。
如果综合诗经和尚书的内容,似乎可认为牧野之战时吕尚身当壮年,因此才有时维鹰扬的英姿,而他去世之时的年份是在成王年间。虽说成王在位三十多年,这里面的跨度也是比较大的,也许他确实是一个长寿之人,但活到百余岁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玉虚弟子姜子牙的产生
姜太公、姜子牙的名号形象替代"吕尚""太公望"自然是戏曲小说比史书更受民间喜爱,影响力更大的原因,但戏曲小说对他的戏剧化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历代对他神化的基础上的延展。起初在先秦和西汉,太公望的形象更多是勇武、果决的大将,《诗经·大明》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尚书·泰誓》中"师尚父左仗黄斧钺,右把白旄以誓",其英姿映入眼帘,这一时期他的主形象是兵家始祖、上古的名将,不少兵法也是托以他之名传世,大概率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兵法《六韬》是以太公与武王问对形式展示兵学思想,而《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遇见的异人黄石公,传给他的兵书亦是《太公兵法》,并且史记还记载张良"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显得这位兵家始祖对汉朝的建立也有一份功劳。
太公望形象由人向神的转化主要始自东汉与魏晋,东汉的谶纬之学泛滥,魏晋更是崇尚玄学,晋代的齐太公庙碑的记载中,文王梦中遇到天帝对他说"昌,赐汝望",太公望开始成为了天帝赐予文王的能臣大将。此时的太公与武王伐纣的故事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神话色彩,《北堂书抄》的记载中南海之神祝融、东海之神句芒、西海之神薄收、北海之神玄冥,以及河伯、雨师、风伯等神"谨来受命"。此时,未来《封神演义》中的众神仙为武王伐纣一事各显神通,已经初见雏形了,
到了唐代,唐朝君主自称是道家始祖老子李聃的后代,道教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唐代空前的高涨,道教喜欢将一些历史人物加入道教神话体系,史记中说太公望活了百余岁,按竹书纪年则可能活到一百四十岁。太公望的长寿,无疑是符合道家对神仙的传说的。唐朝时在嵩山被发现的道家典籍《阴符经》,被托以太公望所作,于是太公望和道教的联系愈加紧密,在道教的宣传下,民间太公望的形象,逐渐就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道教神仙。既然太公望成了道教神仙,《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玉虚弟子的身份就不奇怪了。
而姜子牙这个称呼的出现,同样是源自唐朝。姓与氏在汉朝开始合二为一,不在彼此分别,但汉代去古未远,此时大家对古人姓与氏的分别记得很清楚,对于太公望的称呼,先秦和秦汉常用"吕望"、"吕尚"、"吕牙"而从未称他为"姜尚"、"姜牙"。但是到了唐代就随意的多了,"姜牙"的称呼也就出现在了唐代。
唐代是诗作发展的巅峰,在诗作中为了对仗需要,唐代诗人们又把"姜牙"改成了"子牙"。《咏史诗·渭滨》一诗中如此写"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于是"姜子牙"这个名字就诞生了,相比之下姜子牙这个称呼也确实比姜牙来得顺口,元明两朝的平话、演义用"子牙"来写回目名,显然也比"姜牙"来的对仗。
到了元代,《武王伐纣平话》的主角便是姜子牙了,此书结合了历朝历代关于吕尚的神话传说,书中的姜子牙是一个江湖术士出身,因为算卦精准受到纣王赏识入朝为官,《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卖卦火烧玉石琵琶精,从而入商朝为官的经历其实就是以这本书为母本。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人物形象,说实话并不出彩,他不光法术平平,智谋韬略也不觉有过人之处,完全就是元始天尊用来封神的一个工具人罢了,清代文人毛岗宗如此评价:
每读《封神演义》,满纸仙道,满目鬼神,觉姜子牙竟一无所用,不若《三国志》中偶一见之也。如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人山求草、祝井出泉,未尝不仰邀神助,恍遇仙翁,然不可无一,不容有二。使尽赖神谋,何以见人谋之善;使尽杖仙力,何以见人力之奇哉?
小说中那个事事要神帮忙的姜子牙,在形象上绝对无法与兵家圣王,武庙武神的吕尚相提并论。戏曲小说中姜子牙变得无能化,跟明代官方的态度是有关的,洪武二十年,礼部奏请如前代一样,立武学,祀太公,但朱元璋却认为吕尚不过是人臣,不配享受天子才够规格的祭祀,于是除去了吕尚"武成王"的封号和祭祀。自此,唐宋以来武举人必须前往武庙拜揭吕尚的传统也被废除了。
相比于吕尚,明代的朝廷更加的推崇关羽,关羽逐步取代了吕尚的武神地位,万历年间,关羽甚至被进爵为帝,从此之后凡言武庙之圣神必是关帝,吕尚也就逐渐过了气,取而代之的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