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肖央的演技炸裂,揭秘李维杰布局的全部过程

  电影《误杀》中,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为了掩盖家人误杀的罪行,布下了一个证明他们一家有不在场证明的迷局,利用人会创造记忆的羊群效应及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成功掩盖了罪行。

  本篇详细揭秘李维杰布局的全部过程,基本会涉及剧透,未观看过电影的读者建议看过电影再阅读。因为我肯定写的没有电影好看,哈哈。

  01 取钱时的视频监控

  2号晚上,李维杰拿着拳赛的宣传单准备去看拳赛。

  发现兜里没钱,他在附近的取款机上取了钱,取款机上的监控记录下了他的脸。

  当时,他只是打算去看拳赛,并不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

  拳赛开场已经半个小时,他和外头卖票的黄牛砍价,低价买了票,进场看拳赛。画面特意给了卖爆米花的小哥一个特写。

  在布局的过程中,这点的无意识操作也成了他布局的一个部分。也是他全家不在场证明的起点。

  02 销毁证物

  在2号晚上打不通电话,回家以后,李维杰发现了妻女误杀素察的事,也知道了埋素察的地方。在确认过素察没有留下血迹之后,误杀现场仓库已经打扫干净,看不出痕迹。

  李维杰让妻女呆在家里不要出去,自己则去销毁素察留下的证物。

  素察留下的证物有2件,一件是被砸坏的手机,一件是代步用的黄色小车。

  李维杰回想起电影里毁车的方法,电影里也展现了那些电影的片段,是为了体现李维杰的思考过程是来自于电影的画面,从而再次塑造人物。

  因为李维杰在《误杀》开始时说过“看过1000部电影,就觉得世界上没有奇怪的事”,所以用看电影的方式,揭秘李维杰的思考过程,也是《误杀》的特点。

  李维杰开着黄色小车,被喝了一晚上酒的桑坤远远看见了,路上还遇见了设路障检查的警察。他绕考监控,把车开到砂石运输场。

  在车里,李维杰打开素察的手机删掉了他拍的视频,然后用毛巾还是什么的擦掉手机上的指纹。这一场戏,肖央演出了一个父亲的愤怒。

  这让他不得不直面素察的罪行,但他却要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自己的意志压抑愤怒,因为他还有要做的事情,解决这些证物,制造一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的链条,来确保他们一家的安全。

  手机的处理方法是丢到运砂石的货车车斗里,用手机塑造素察离开的行动线,不仅消除了证据,也在误导后期破局的方向。

  黄色小车的处理方法是沉进河里,在一个坡道上,放开手刹,车里就溜进了河道中。但在最后一点点车尾要沉没在河水里时,岸上突然来了一个牧羊人,他赶着一群羊,李维杰听到声音连忙躲在了旁边的芦苇里。

  这一场戏肖央演出了那种紧张感,一边望着牧羊人,希望他不会发现,赶紧走;一边望着河水,希望这车快点沉下去。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都塑造了紧张的氛围。

  在牧羊人要离开的时候,他的水瓶掉在了地上。影片中的音效,放大了这个水瓶的落地声,有种什么东西要被打破的感觉。

  牧羊人回头低下头捡瓶子的时候,抬起头河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证物销毁成功。或者说暂时销毁成功。

  03 牧羊人的寓意

  《误杀》中羊经常出现,比如李维杰去寺庙捐钱的时候,僧人赶着一只羊。而他们一家误杀素察之后,李维杰再去寺庙捐钱,羊已经不见了,僧人也拒绝了他的钱。

  河边牧羊人的出现,把河中沉车这一场戏塑造的很有紧张感,内部也充满了寓意。牧羊人赶羊,在意的却不是羊,而是手中的水瓶。水瓶落地的时候,他有个瞬间会看到证据,但也在一瞬间错失了这个时间。

  牧羊人的寓意,有些观众的说法是寓意是李维杰与一群无意识中被他操控的证人,李维杰是牧羊人,而证人们是羊。

  那个水瓶的寓意又是谁?哈哈哈,大家都喜欢给生物添加寓意,非生物也可以添加寓意嘛。砸下来的水瓶,难道是指素察的警察局长母亲,又或者是在察国爆发的暴乱?

  04 制造证人

  李维杰销毁证物后,回到家里。

  想要制造不在场的证明,李维杰相处的方法是制造证人,让他们证明2、3号李维杰一家都在另一座城市,所以与素察的失踪没有关系。

  他带着妻女早上坐车前往看拳赛的那个城市,目的是制造证人。

  第一个是大巴售票员。在大巴上,李维杰和售票员讨论的是昨天晚上的拳赛,在今天要打。混乱售票员的时间,让他认为他们是2号去看那场拳赛的。

  第二个是蛋糕店老板娘。李维杰带着一家人去蛋糕店,给小女儿安安买了奶油蛋糕。让蛋糕店老板娘为他们一家当证人。证明他们在2号的确在这买过奶油蛋糕。

  第三个是酒店前台。李维杰带着妻女去维修网络的酒店退房,故意暴发出争吵,吵的是一家四口只住了一间房,而且还超时退房,酒店前台要多收钱。吵的目的是为了让酒店前台认为2号晚上他们一家是在这住的。

  第四个是电影院监控。李维杰一家还去看了电影,目的是让监控记得他们3号去看了的电影吧。这个监控时间没法改,应该是3号的证明

  第五个是夜市的监控。买衣服的夜市,李维杰给妻子买衣服。制造3号晚上的监控证据。

  第六个是最关键的,拳赛现场的证人,爆米花小哥。李维杰一家去看拳赛,李维杰故意打翻爆米花小哥的爆米花,说要付钱,然后说没钱付要去外面的取款机取钱。实际上他并没有去取钱,而是为了和2号晚上他在取款机监控中出现的取钱画面相吻合。爆米花小哥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创造出记忆的证据。

  所以,证据链的完善也形成了,2号早上李维杰一家坐车去,到地方的时候是中午,他们去吃了奶油蛋糕,晚上去看了拳赛,打翻了爆米花小哥的爆米花。3号他们一家去看了电影,在酒店退房,晚上还逛了夜市买衣服后坐大巴返回。

  05 让证据链自行完善

  在《误杀》中,这条证据链出现了4次。

  第一次是李维杰创造证据链的过程,剧情的速度过的很快,只有爆米花小哥那稍微慢了一点。有点像个超速播放的梦境,只选出其中重要的点了一下。

  第二次是李维杰一家被抓起来在审讯室接受询问时说的,通过李维杰一家的口供呈现事件的顺序是坐车去、吃奶油蛋糕、看拳赛、看电影、退房吵架、买衣服回家。

  审讯的时候,画面穿插着李维杰对妻女的审讯培训,比如要说真话,只是他们把时间错乱了;在拳赛的描述上,都只说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大女儿平平应该对周几记得更准确,时间的话小孩子不用说的太准确之类的。

  李维杰面对妻女的审讯培训和看着审讯监控逐渐不爽的警察局长,两人之间有种超时空对抗的感觉。影片的画面中,镜头是对准李维杰的脸的,像是要制造出催眠观众的感觉。肖央的演技在这也起到了不错的表现,不仅让剧中人相信,而且让观众同样感受到这样做的必要。

  第三次是在证人的口供中,小卖部的大叔和李维杰的公司伙伴是通过李维杰的说法为他作证,然后是大巴售货员、蛋糕店老板娘、酒店前台、拳赛爆米花小哥。而警察局长就负责挖出监控,填补其中的证人没说到的空白。准确来说,是警方和李维杰制造的证人在共同完善这条证据链,使它能够变得足够可信。

  这样以来,警察局长找不到证据只能放人。

  第四次是在警察局长的口述中,她发现了李维杰是如何通过操纵证人的记忆达到目的。她把李维杰的布局操作拼凑起来,却无法找到证据,证明她说的是对的。唯一的想法就是继续抓过来,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问出来。

  李维杰的布局让他们一家经受住了审讯和时间带来的压力,这些都是通过理性思维可以控制的。虽然提前给小女儿安安做好了心理建设,但她是怎么也承受不了父母和姐姐都在被暴打的折磨的,警察局长发现了安安的异样,于是她成了《误杀》中的突破口。

  因为安安在晚上看到了母亲和姐姐在运东西,那东西还露出了一只手。而且她还看见母亲挖坟。所以安安抵抗不住压力时,在警察局长说只要她说出实情,她的家人就不用受到折磨时,安安选择说出了这些。

  而《误杀》到这也进入了黑暗时刻,真相即将被发现,后果又会是怎样。李维杰一家还能逆转么?素察的尸体能否被发现是最关键的证据。

  这一点是我觉得影片的最大悬念也是高潮,就不剧透啦。看完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为篮子原创,图片来自《误杀》的宣传海报及截图,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