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善意控制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爱还是伤?

  2020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不少人因为肺炎疫情而留在了家中,为此,也给我们与亲人和爱人多了一些时间相处。

  在这期间,我也把最近新出的《囧妈》看完了。有人说,看懂《囧妈》的人,多数已是剧中人。这部影片虽然评分低,但值得一提的是,它确实反应了我们真实的母子关系:你认为的爱在孩子眼里未必是爱,也许是伤和痛,或是隔阂。

  电影一开始就讲到了徐伊万和妻子的婚姻问题,两个人因办理离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纠葛。接着,又主要讲到了徐伊万与母亲的俄罗斯之旅。

  这两段主线,其实最终都是为了一个话题而展开。那就是控制与被控制。而这场以控制之名,所表达的爱,看上去每一个人都带有善意,却往往让被控制之人压抑、受委屈,甚至想要逃脱。徐伊万是,徐伊万的妻子也是。

  今天我们主要来谈谈徐伊万与母亲的片段,以此为依据来谈谈情感暴力下的亲子关系。

  爱还是伤?也许你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电影中袁泉饰演的徐伊万妻子有一句话,“你有多久没抱过你妈妈了?”这给不少观众带来了眼泪。

  电影中的徐伊万平常很少跟母亲待在一起,但这次阴差阳错的机会,让她跟母亲有了一段长时间的相处。这段时间,也暴露了很多亲子问题。

  徐伊万因护照问题,阴差阳错的与母亲开始了俄罗斯之旅。一路上,母子二人的相处和互怼,让不少人看到了现实中自己与母亲的样子。

  与母亲一见面就因为坐火车和坐飞机的问题,两人针锋相对起来。

  接着,在这趟长达5天的火车上,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儿子打电话,她生怕儿子饿了,不停给他塞小番茄、鸡蛋等各种东西吃。直到徐伊万提出抗议。

  母亲因为跟儿子讨论要孩子的事,让儿子与她的矛盾再次升级。

  徐伊万也意识到了,母亲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而他并不是母亲想象中的儿子。

  这段看上去用爱浇灌的亲情,让徐伊万备受煎熬。在母亲眼里,他应该活成这样,不应该活成那样,都有了答案。

  沃尔夫曾说:“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

  事实上,这样不去考虑儿子感受的爱,让母子两个的冲突越来越大。这也是徐伊万想逃离母亲的原因,因为母亲的爱对他来说,不是爱,更多可能是伤害。

  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是情感暴力最主要的表现

  在《情感暴力》一书中,日本作者加藤谛三提到了四个层次的父母

  第一层次:最理想的父母,真心爱护孩子的父母

  第二层次:不爱孩子,同时能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

  第三层次:不爱孩子,却认为深爱孩子的父母

  第四层次:在情绪上虐待孩子,却依旧深信爱着

  从这四个层次来看,第四层次的父母应该是最可恶的。

  《囧妈》中徐伊万的母亲,也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那就是自认为深爱着孩子,事实却是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暴力。这类父母往往喜欢打着“感情牌”: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不管你,谁管你,我是你妈

  当年为了你,我才没跟你爸离婚的

  母亲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往往让母子关系越来越僵化。徐伊万的母亲就是,在这趟长达100多个小时的火车上,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然而,在危难面前与熊决斗,母亲的挺身而出,再到他意识到母亲内心梦想时的那瞬间,他才真正对母亲的行为有所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然而,真爱孩子的方式,并不是你觉得那是爱就是,而是你在理解了孩子后,能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称之为真爱。

  在《囧妈》里,母亲一开始上演了一番难堪的表演,最后结局却惊艳了不少观众。母亲卢小花在莫斯科剧院的最后演出,感动了儿子,也让这场母子矛盾最终化解。

  父母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才是作为孩子与父母的最高层次。

  这场善意控制的背后,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独立自我。只有当父母不去帮孩子做决定、不去强加思想给孩子时,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2.父母所谓的“为了你好”,我们得学会区分对待。尽量不要养成依赖心理,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有时,他人帮你做决定多了,反而有害无利。

  3.与父母的相处,有时不能太过较劲。试着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矛盾就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点赞或转发,你的小手指动一动,那将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