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与千寻》的“都市传说”,网友辟谣:假的!(一)
最近网上流传一张图,解析千与千寻的各种“传说”。下图
下面根据网上各路网友大神的辟谣,来整理下,逐点反驳
一.《千与千寻》里的油屋指妓院?
1.字面上的说法。
根据日文版的维基百科对“油屋”二字的解释,分别作:卖油的地方(不是这意思)、《神隐少女》中的“汤屋”(在日本又名钱汤、风吕屋,即公共澡堂、浴场,在帘布前写著“ゆ”字的)、油屋熊八(别府温泉旅馆之父,尽管官方资料没有指明,不过温泉旅馆得名“油屋”或许与这位人物有关)。
还有,之所以片中汤屋=油屋,这是因为这个汤屋取材于日本江户时期的建筑,在古代日本,有很多正式的建筑、官方文书都会采用全汉字的形式表示发音和意义,在《千与千寻》中看到的“油”(yu)字实际是表音的,意义跟“汤屋”的“汤”(yu)一样。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为表示某个发音而把某个汉字信手拈来。在图片里面,我们也看到“油”字隔壁加注了一个“汤”字,以防和那个表示卖油的“油屋”混淆。
而妓院的日语应该是“売春宿(ばいしゅんやど)”,发音已经是大相径庭了,更别说意义上的挂钩了!
2.官方给出的资料。
《千与千寻》的“油屋”取材於日本松山市道后温泉本馆,宫崎导演也表示因为忆起小时候常在澡堂里头泡澡的经历,而心生把场景搬到一个澡堂里头的念头(来源於官方资料ロマンアルバム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Spirited Away: 132页)。宫崎导演自己从企划再到作画,一直想的是有关“澡堂”的事情!
3.历史的由来
汤屋/油屋取材于江户时代的建筑,要了解汤屋/油屋和所谓的妓院,就得了解江户时代的民俗文化。在江户时代,战乱消停,进入太平盛世,江户城人口膨胀,日本市民文化逐步形成,人们卫生意识也有所提高,而且由於关东平原吹来的潮湿空气容易使人产生汗臭,使得江户人十分喜欢洗澡,而公共澡堂越建越多,遍地开花,有的澡堂甚至提供了月票服务(古称“羽书”),一个月凭票洗多少回也行。而澡堂逐渐成为了社交场所,其中聚集了各种身份的人,专门聊市井八卦。豪华一点的澡堂甚至有餐饮、棋牌娱乐甚至专人服侍的服务(就好比里头的汤屋了)。总之,当时名为“汤屋/油屋”的澡堂是面向大众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千与千寻》里头不论神鬼也来光顾汤屋的场景。
若洗澡不是单间的话,洗澡都被人看光了,谁愿意来汤屋,怎么不去公共澡堂呢?
而江户时代的妓院和澡堂是两码事。当时江户城仅允许吉原区一带公开建妓院和卖春,而且光顾的人都是些有身份的达官贵人,并不大众化。
之后还会继续讲解,好啦,就说到这里,想要知道更多就留意我的发文~如果你觉得我写得好的话就关注点赞收藏啦~码字不易如果有什么需要补充和错误的请在下方评论,小编码字不易,请大家谅解,如果喜欢的记得点关注收藏转发一套带走哦,好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