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做了七年皇帝,此人气了他七年,终于理解至尊宝想掐死唐僧了

  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也不是为所欲为的;除非那些一心想要作死的暴君。历朝历代,想要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有一个或几个忌惮的大臣;比如刘邦忌惮周昌,李世民忌惮魏征等等。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也有这么一位大臣,这个人就是鲍勋。曹丕做了七年皇帝,此位气了他整整七年。所谓忠言逆耳,鲍勋整天在曹丕的耳边叨叨叨,满口的仁义道德;曹丕还真挑不出毛病,无可辩驳。啰里啰嗦的话,总让人不舒服;曹丕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在驾崩前二十天,借口把鲍勋给干掉了。曹丕也没想到自己死那么早,估计到另一个世界,还得听鲍勋唠叨。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济北相鲍信,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鲍信可谓有恩于曹操。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就是这位鲍信迎的曹操做的兖州牧,此前的曹操也是没有地盘的。后来在与黄巾军作战的过程中,鲍信为救曹操,力战而死,连个尸首都没落下。所以曹操和鲍信是过了命的交情,自然对鲍勋也恩宠有加。

  当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鲍勋为太子中庶子,为人做事刚正不阿,数次触怒曹丕。曹丕对他十分不满,就借机把他调走了,出任魏郡的西部都尉。所谓冤家路窄,山不转水转,曹丕的郭夫人的弟弟还是落在鲍勋手里。这个内弟,也是罪有应得,偷盗官府布匹,按法理应当斩弃市。曹操在谯、曹丕在邺,全都亲自写信给鲍勋求情,都没用。经过此事,估计曹丕对鲍勋恨到牙痒痒。

  曹丕终于做了皇帝,心想这下没人能管得了他了吧;兴致勃勃,出去打猎。鲍信就上书阻止,曰:臣下听说三皇五帝,无不确立根本,树立教化,以孝义治天下;陛下你也仁慈圣明,宜循古代贤皇圣王踪迹,让万世效法;怎可在守丧之中,出去田猎呢?我冒死陈情,望陛下深思。曹丕一看是鲍信数落自己的话,气都不打一处来,立马就给撕了,我行我素。田猎中途休息,曹丕就问身边的人:田猎之乐,比八音怎么样?侍中刘晔说:田猎比八音快乐多了。鲍勋抗辞曰:八音,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田猎,在田野上曝露奢华,伤生育之理,顶风冒雨,有违作息之规律;过去鲁隐公在棠观鱼,《春秋》就嘲笑他;现在陛下这样干,也不是臣下所愿看到的。接着鲍勋又义正言辞说:刘晔奸邪献媚、溜须拍马,请移交有司治罪。当时魏文帝曹丕,气的脸的绿了,停止打猎,败兴而回。

  黄初六年,曹丕意欲征吴,交大臣议,鲍勋当面谏止:王师屡次征伐未有所获,吴蜀唇齿相依、凭山阻水,很难攻下;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履,为百世之戒。鲍勋说的什么意思?就是当年你爹曹操雄才大略,在赤壁之战也被打的落花流水,何况是你呢,所以你也不别去了;就是这么个意思。估计此时曹丕肺都气炸了。

  曹丕南征孙吴,也没讨得什么便宜,从寿春归还,屯驻陈留,郡守孙邕拜上,出来后去见鲍勋。当时营垒还未设成,但是立了标桩矮墙,孙邕斜行跨越,没走正道。军营刘曜想要追究他的罪责,鲍勋以营垒未成,就把这件事给压下了。大军还洛阳,刘曜有罪,鲍勋奏请罢黜;而刘曜秘密表奏鲍勋私放孙邕那件事。皇帝下诏曰:鲍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依法决议:治罪刑法,剃发带枷劳作五年。三官驳回:依律罚金二斤。曹丕大怒曰:鲍勋还有资格活吗?你等竟敢纵容他,逮捕三官以下交付刺奸官;让你们十鼠同穴,一并把你们打尽。知名功高大臣皆为鲍勋求情,曹丕不许。最后鲍勋竟被杀掉了。此次鲍勋所犯罪过,实在是可大可小,依律当轻;可鲍勋得罪文帝太深,曹丕终于逮着算个机会的机会,就此不肯放过。实在是可惜了。鲍勋死后二十天,文帝驾崩。

  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就有一个场景,唐僧啰嗦个没完,至尊宝忍无可忍想要掐死唐僧;就连观音姐姐也忍不住想要出手。估计曹丕在听鲍勋说话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心情。咱不能说鲍勋不好,一个好点的王朝,需要这样的诤臣、直臣;但也要讲求一个度,否则老大总是下不来台,小心他恼羞成怒。但结果很遗憾,曹丕把鲍勋杀了;成就了鲍勋的好名声,也坐实了曹丕的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