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很可能你既没有月亮,也没有六便士
看电影的时候挺开心——因为戏剧性的场景和本身就满满用心的小地方叫人忍不住扑哧一笑。
看完的时候很沉重——因为如果不是高璐把莫默叫回去,孙同和高璐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在一起孙同再挂念莫默,依然还是会委曲求全选择北京户口;因为如果不是莫默把事情就这么还原,孙同连下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孙同其实可能,没那么喜欢莫默;因为可能莫默在现实当中,不会选择孙同。
-①-
这部电影里,从几个人物的角度来说,如果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番,这都是一种灵魂的拷问:
孙同:
北京户口太难拿了——有个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工作的同学,公司要求签5年合同,早走可以,一年16万,如果提前3年走,那就赔偿公司48万。
——孙同不知道这有多难吗?
他和郑多多之间,我知道孙同习惯了在郑多多旁边就那么呆着,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忤逆,不敢声张。
打小就用郑多多的东西,穿郑多多的衣服,住郑多多的家。
进郑多多的公司,借郑多多的公司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也就是,说郑多多养着他也不为过。
很多人会说,被人这么养着,多难受啊。
可是一个学生,一个复读三年的学生,大概率是不会考虑钱对自己有多重要的。一个长久以来都在被照顾的环境下成长的男生,是不会想自己要如何找到好的赚钱办法的。
于是在莫默和母亲之间自己也理不清,想要莫默,也不愿违背母亲,两边都讨好的事情,却完全不存在。
郑多多:
郑多多真是对孙同好的恰到好处。于是用“兄弟”来绑架孙同,你应该知道我对你好,所以你也要对我好才行。
郑多多在意喜欢的莫默跟孙同好了。
虽然郑多多这人很操蛋,可如果,我的哥们跟我以前喜欢的女孩在一起,我跟哥们是没得做的。而我,也不会对我自己哥们喜欢的女孩下手。
这是孙同的天真,也是孙同本人少不经事,不知道感情的缘故:多难得遇到一个女孩,那初恋的感觉能把一切都打破。
在最后我其实很矛盾:这其实是一个所有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如果我知道我最好的哥们在外面乱搞,出轨,我是否会告诉嫂子,他做了这些?
说了毁坏一个家庭,让嫂子不受渣男折磨。
不说一切照旧,他可能还会继续出轨,继续乱搞,那我良心过意不去。
还是说,为了我的良心过得去,让自己少一个哥们,多一个敌人,解放一个女孩?
没到那种时候,我真是没办法想。
莫默:
孙同和莫默之间,如果不是莫默,他可能就一辈子这样吧。
他就想为自己活一次,完成一次多年以来都没有实现的放纵。
甚至意气用事到和母亲直接冲突。
他自己甚至没发现在相处的时候和莫默很多时候是没法忍受的。以后他工作为了一些事情欺上瞒下,生活为了不告诉莫默妈一些事情而想要隐蔽,太多事情,莫默的生活方式可以自恰,可是当这些非要强加给亲密关系的伴侣,就会很头痛。
而莫默,就像孙同所说,正因为她生在天上,北京有房,工作体面,什么都不愁,甚至可以低情商的和领导说不合时宜的话。
都是因为她很有资本可以这么去做,孙同不敢。
于是莫默看到了孙同愿意去和他在一起,不在意他有没有钱,反正孙同没她有钱——和现实生活中不少一见面就要谈房子车子的相亲,倒是相去甚远。
所以他体会不到孙同的难啊,她完全没有办法站在孙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谓两个世界的人在一起,就是这样吧。
而另一边,孙同天真,不去想以后,影片虽然结束,可我真的在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孙同有一次跟莫默吵架,他会回想很久以前,为了她和兄弟闹掰,和母亲反目。
妈妈卖了房子,孙同不去想怎么办么?
影片最后给到孙同母子的画面,是母亲对着孙同怒目而视,配的是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知道母亲挺乱来的,可是我也觉得很心疼,如此对待儿子,得到的,却是儿子如此的不理解和浪费。
儿子工作可能有的找,北京户口怕是无望,最后入赘莫默一家,可是依然寄人篱下,虽然不像郑多多那番窝囊,可细想之下,真是叫母亲老泪纵横。
-②-
我喜欢影片的几个片段:
莫默在沙发上坐着,骂孙同就是郑多多的狗。
孙同或许都没想过,只有莫默这个人的出现,才头一次想起自己,原来这么多年都如此软弱。
孙同告诉莫默,如果在结婚前告诉高璐,郑多多外面乱搞,对她太残忍了。然后莫默无力的坐下。
莫默生的好,长的好,可是她贫瘠的感情生活,没让她想过这些事情,她知道谎言对她难以忍受,可她也不愿对不起高璐,那是一个漂亮的女孩,需要对她那么残忍吗?
郑多多在楼梯间,对孙同怒吼,你要跟我掰是么?
孙同的天真和无心,让兄弟女朋友的事情直接摆在眼前。郑多多是不乐意的,郑多多虽然是个渣滓,但他也有一样的心思,他也曾经是个单纯的男孩,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抢女孩子的包。他虽然是个混蛋,可是他是个孩子,在他内心里,会觉得孙同不理解。
——于是他眼中噙满泪水,他可以掌控许多事情,可是他不愿意这件事情,就这么不受到他控制。
那一幕,我甚至觉得郑多多是可怜的。
-③-
电影实在太真实:
三角恋、北京户口、出轨、父母关系,这些关键词全都摆在面前,像我这样,20来岁毕了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大概看着都有相同的代入感。
可这也是问题所在:如果不是莫默这么执拗、如果不是郑多多这么谎话连篇、如果不是孙同这么窝囊、事情不会这么发展。
每个人都走向了一种极致,莫默执拗的不认可谎言,要真实、郑多多被放纵养大的巨婴、孙同天真而懦弱的一生,让这个戏剧成了型。
非要理解半个喜剧,那就是,孙同在最终做选择的时候,选择郑多多,就是选择了前途;选择莫默,就是选择了爱情。
他很幸运,他复读三年,终于有了选择权,可真实的我们是,大概率上,是没得选的。
往深了想,选择郑多多,孙同可以有不错的前途,或许早日成为二把手也不一定,于是可选择的,可能有成千上万个莫默。
笑,这算是孙同的少不经事么?
但少年总归是会成长的。之前孙同一直捡郑多多的衣服,书包用。后来又跟他追过睡过的莫默处对象。
后来婚礼那瓶水是郑多多喝过的甩给了孙同,孙同把他喝过的水放在一旁开了一瓶新的。
——少年终于长大了。
而看完电影的我,转眼看看现实:月亮和六便士,如果能有一个,都能让人半夜乐开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