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全景式海战
又名: 中途岛 / 中途岛海战 / 中途岛战役 / Battle of the Midway
看完这个最新版的《决战中途岛》之后我曾想拿这个片子和2001年的《珍珠港》比,说“不如珍珠港,跳跃感太强,老想把整个太平洋战争全表达了,但也算是中上之作”。但我却拿这个片子和2018年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比较,反驳他说这个片子时间线还是很完整的,比《敦刻尔克》好理解。虽然我们各执一方,但对这部《决战中途岛》都是褒奖之词,观后的感觉都是酣畅淋漓,再加上今天军迷明君兄特意来和我当面满怀欣喜地表达了对这个片子的赞许,并表示已经二刷但还觉意犹未尽,这充分证明了这部《决战中途岛》不但有网络上的好口碑,具体到我们身边的影迷也是满意度满满。
这个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局势的关键一役--中途岛战役已被数次搬上银幕,艾默里奇执导这个最新版本从前线士兵的英勇无畏、后方情报人员的缜密判断,以及敌方将领和士兵的沉着应对等多个角度,立体展现了这个著名战役的全景图。电影用了大量飞行员主观镜头来展现美军出奇制胜的关键--俯冲轰炸,具有超强的临场感。除前线外,后方情报部门、指挥部门的表现让这一历史转折点充满传奇色彩。三线并行之下,片中群像人物表现也都非常精彩,包括片子对日本海军将领心理的复杂刻画,对善良的中国底层村民的刻画,有力地揭示了对于当前局势下的今天,和平究竟意味着什么。
看惯了抗日神剧再来看这部电影,差距真的太明显了。我们已经快要忘记正常的战争片是什么样子了。正常的战争片里应该没有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包子炸弹、步枪打飞机,只有缜密的情报工作、精心策划的战略、以及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的行动。贝斯特这种以身体、以未来为代价取得胜利的军人值得铭记,布鲁诺这种宁死不屈、绝不泄露机密的军人同样伟大。日本军官选择和军舰一起沉入海底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不是美化敌人,而是尊重敌人。优秀的战争片尊重敌人,拙劣的战争片丑化敌人,因为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尊重敌人就是尊重自己。
《敦刻尔克》观影的感官效果很不错,但整个故事的讲述过于抽象和跳跃,影响了整体观影效果。后悔这部《决战中途岛》没去影厅,只有在巨幕下才能感受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感官冲击和内心震撼,俯冲、横扫、爆炸、燃烧,天空辽远、海洋苍茫,烟雾的尽头似有一阵阵呛人的火药味、冰凉的海水扑面而来,让你颤抖让你震撼让你意犹未尽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