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票房破十亿,成贺岁档最大赢家,它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贺岁档即将落下帷幕,内地影市各路大片的厮杀也要画上句号。悬疑电影《误杀》在激烈的竞争中,内地票房率先迈过十亿大关,成为贺岁档票房最高的电影。截至发稿日期,《误杀》上映30天,票房累计高达10.15亿,单日票房依旧排进前三,同时该片豆瓣评分7.6分,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它是如何做到的?

  同档期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误杀》上映于2019年12月13日,作为一部贺岁档的电影,它的上映日期还是比较早的。在当时上映的电影中,能够对他形成竞争力的只有开心麻花电影《半个喜剧》、《星球大战:天行者的崛起》。《半个喜剧》口碑虽然不错,但是题材的选择过于小众,所以没有像开心麻花之前的高口碑喜剧片大爆,而星球大战在国内也没有多少粉丝基础。因此在前期的票房增长上,给了《误杀》一个很好的空间。

  在《误杀》票房后期的增长中,虽然也有具有竞争力的对手,但是它们的受众群体不一样,对后续票房的发酵影响不大。在《误杀》后半段的票房增长中,比较有竞争力的电影是《宠爱》和《叶问4》,但是这两部电影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受众全体。前者是萌宠题材的爱好者、后者是功夫片爱好者,但《误杀》主打的受众群体是悬疑片爱好者。因此在前期没有对手,后期也没有阻碍,《误杀》的票房发展,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

  悬疑题材电影的缺乏

  缺乏竞争对手的档期,给了《误杀》一个很好的票房增长空间,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误杀》票房的成功,也源于悬疑题材电影佳作的缺乏。在《误杀》上映之前,国内关于悬疑题材电影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在票房上扛起大梁的,也只有《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但是《唐人街探案》的整体风格更偏向于喜剧电影,传统探案元素在电影中展现还是比较少。对于内地电影市场而言,是非常缺乏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

  《误杀》的上映,无疑是为国内悬疑电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对于案情的揭秘上,很好地把握住悬疑电影最为核心的一点——反转。电影中出现了三次反转,一次是在局长通过观影记录破案,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存在漏洞;第二次是小女儿局长审问下说出真相,这一点体现了女儿对于父亲的爱;第三次就是在结尾处局长带人找寻证物,就在她胸有成竹之时,挖出的只是一只羊,这是莫大的讽刺。每一次的反转,都更好地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中去,激发了观众的光影兴趣,甚至会有感兴趣的观众二刷、三刷。

  合理化改编

  电影之所以能够在后期乏力,除了填补悬疑电影缺乏佳片外,还在于电影的合理化改编。在内地改编的电影,很好能够成功,尤其是在悬疑电影上。悬疑电影的故事逻辑性要强于其他的电影,早前的《来电狂想》就是因为当故事发生在中国,所以支撑叙事逻辑的内容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进而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很荒诞,豆瓣评分仅5.8分,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

  《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电影的很大部分都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为了能够让故事的发展更加具有逻辑性,并没有选择把《误杀》的背景放在中国,《误杀》的叙事背景是在《泰国》,因此许多剧情如果直接放到中国,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它以一种十分巧妙的方式,变换了故事的背景。同时故事的结局改编,显然也更加适合国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是误杀还是蓄意伤害,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误杀》对于许多由国外改编的电影,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意义。在对于原著和国内审美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在吸收国外原著的长处之余,也要发挥着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有着属于自己的表达。同时,《误杀》票房的成功,也意味着在如今的国内市场中,观众的审美正在趋向于多元化,当需求多了,好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