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之日》如果可以永远过同一天,你有什么样的计划

  《土拨鼠之日》如果可以永远过同一天,你有什么样的计划

  “为所欲为”表述了人类内心深处最纯粹的欲望,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贬义,人类生活在文明社会就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看似被条条框框束缚着,却能让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不知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可以不计后果,最想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今天推荐的影片就围绕这一假设展开了一段奇幻故事,影片上映于1993年,片长101分钟,豆瓣评分8.5。片中男主人公比尔是个著名的气象播报员,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为市民预测天气,自以为是,言语犀利,总以名人自居,对待同事和陌生人也都很冷漠。

  每年比尔都会去一个偏远小镇现场直播当地的土拨鼠节盛况,但是这一项工作他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了,变得无比厌烦,今年他带着新的制作人安迪和摄像师一同前往,直播中比尔预测未来将会有一股暖流吹向这里,并且在节日中表现出不屑和讽刺,他迫切的希望回到自己的城市。可是天不遂人愿,在回去的高速上被暴风雪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只好回到酒店,也开始了比尔的奇幻之旅。

  比尔每次6点钟会准时醒来,可是神奇的是他的时间永远在土拨鼠日的这一天循环往复,每天睁开眼都是同一天。比尔刚开始很害怕,他觉得不可思议,他找到制作人安迪说这件事,可是谁也不相信。几次反复之后,比尔变得兴奋,他发现无论自己做了什么,睡了一觉后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开始放纵自己,每次和不同的女孩约会,拿走押款车的钱,在铁轨上飙车,破坏公物,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并且不用承担后果。渐渐地,比尔对这样的生活感觉到厌倦,他对女制作人安迪产生了兴趣,逐渐了解后,他觉得这是一个自己也配不上的好女孩,在每次快要得手的时候都挨了耳光,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安迪,可是自己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站在她身边呢。

  后来比尔决定让自己变成安迪最喜欢的样子,他去学习做冰雕,弹钢琴,开始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路边的流浪汉、保险推销员、吃饭时不小心噎到的人等。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比尔明白帮助别人,付出善意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最终,他变成了一个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的绅士,同时也赢得了女主角的放心,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这部电影和我们日常生活相似,日复一日的生活,机械一般的工作,大部分人开始变得麻木冷漠,可是如果稍加用心,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不是没有可能,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每日的坚持和积累。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我印象深刻,比尔去学钢琴,从第一次去弹奏简单的音符,到最后流利的演奏动人的曲子,连钢琴老师都惊胆道:你确定你是第一天学习钢琴吗?人是群居动物,想要适应社会就必然遵守规则,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的确,规则是种束缚,但更是人们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发现变好其实不难,难得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