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极如何生存?战斗民族军人告诉你:吃穿用度都有讲究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朱俊玮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照片
近年来,全球各大国围绕北极展开的争夺日益激烈。作为北冰洋沿岸的第一大国,俄罗斯已在北极地区部署专门的北极部队。去年以来,俄军在北极地区进行了多次大型演练,以检验在北极地区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作战准备情况。北极地区的夏天极为短暂,最多只有几周时间,在一年的其余时间里则是雨雪不断,即使太阳出来,也依然寒风凛冽。
在去年的一次演习中,俄空降兵直接空降到北极极点。本来这次演习计划在4月举行,此时北风呼啸,暴雪横飞,在这被大雪覆盖的冰原上,就连进行短时间行军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俄军认为,一旦爆发军事危机,其精英的空降兵部队就必须做好在任何地点实施作战行动的准备,包括北极地区。正因如此,这次演习才特地安排在这个时间举行。
俄军在北极地区测试了运输车辆的性能
俄空降兵部队在历史上首次在毫无特殊准备的情况下空降到北极地区的浮冰上。这次任务的空降区不是事先确定的,也没有事先进行侦察。演练前,没有运送任何装备到演习区域,空降兵所需物品均自行携带。
空降兵部队到达北极极点后,由于空降区天气突然恶化,俄国防部无法对其进行疏散,被困在北极极点附近浮冰上的150名军人经受住了考验。那么,在那种气温时常降至零下50度的极端恶劣环境下,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们穿什么、吃什么呢?
极地军装
在北极极点附近参加演练的一名俄特种部队士兵
俄北极部队军人穿着的是专门为在北极地区执行任务而设计的特种军装。他们的远征背包里有高卡路里食品和专门为在极端条件下开展工作而制造的生命支持设备。俄国防部称,北极部队穿着新型极地军装后,可以在极低气温下执行任务。即使他们掉进北极的冰水里,这种军装也能保护他们不被冻伤。
据俄军事专家介绍,一套特种极地军装由13个部分组成,利用了人体环境改造学原理,对长期暴露在寒冷、狂风、雨雪天气下的军人予以保护。俄军军人穿上这套极地军装后,还可以穿着防弹衣,也不影响他们使用枪支。
这套军装的迷彩样式不同于俄军传统的作战服。为了适用于在北极地区作战,这套军装的迷彩由模仿北极驯鹿苔的灰、绿、黑三色组成。穿上这套军装后,士兵与周围白雪皑皑的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
俄远东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高等指挥学校的学员在北极参加演训
这套军装适用于任何天气。三层保暖内衣为军人提供防冻保护。如果天气回暖,可以改穿羊毛连帽衫或背心。
除了传统“苏式”的遮耳帽以外,空降兵们还备有头盔式面罩,看上去就像蒙面式的巴拉克拉法帽,但里面含有传热元件。这种面罩把整张脸都包裹起来,只给眼睛留出了一条小缝。戴上后,军人可以呼吸自如,还不用担心在冰天雪地里感冒。外套、裤子和鞋子均用特殊材料制成,能帮助军人在零下60摄氏度和每秒15米大风的极端天气下生存下来。
极地食品
俄北方舰队的北极机械化步兵旅进行军事演习,学习如何驾驭驯鹿或狗拉的雪橇
为了在北极地区生存,俄军为北极部队制定了特殊的饮食标准,每人每天的伙食含5000卡路里,而通常情况下俄军每天的伙食热量标准为3000卡路里。
除了传统的军队食品外,北极地区士兵们背着的背包里还装着“经典”三明治,里面涂抹着猪油,夹着高卡路里的腊肠,另外还有果汁和浓缩巧克力粉。
如果部队长时间处于极端条件下,就要给他们增加伙食供给,配送额外的维生素,以促进免疫系统。
据俄军专家介绍,士兵必须知道如何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食物,因此他们的背包里还装着被称为“套娃”的行军炊具,为了节约空间,两三件炊具套在一起,就像俄罗斯传统玩具“套娃”一样。
一套“铠甲SA”防空系统驶过莫斯科特维尔大街,准备参加胜利日红场阅兵
俄军在北极建有6座军事基地,还有10余处机场、防空阵地和军港。这些基础设施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其关键任务是保护俄罗斯边界和经济利益。
俄专家称,北约装备有“宙斯盾”系统和BGM-109“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军舰定期到北极地区巡逻。这些武器只有从北极地区发射,才能打击到俄部署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导弹系统。因此,俄罗斯必须“关上”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反导保护伞,让部队做好在零下50摄氏度的暴风雪中有效实施作战任务的准备。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朱俊玮
编辑:火艺卉 陆金路
编审:曲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