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隐喻,不知你看懂了吗?

  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隐喻,不知你看懂了吗?

  近期,《龙猫》的上映又让宫崎骏的动漫火了一把,也重燃了大家童年的回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都是电影受观众吹捧的因素,更不必说每一帧画面的饱和及精美度。其实,宫崎骏电影的口碑不仅赢在情节画面本身,其对社会现状的隐喻、对家庭伦理的映射才是最值得推敲和思考的。

  小编认为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千与千寻》。这部豆瓣榜首的电影小编看了不下十次。每一次,都能发掘影片中深层次的隐喻。

  千寻是一个不同于寻常人的十岁少女,她郁郁寡欢、沉默少言。当她和父母行驶在乡间密林之中,越来越阴沉的天气、荒无人烟的气息都让千寻十分不安。然而父母却全然不顾她的焦虑和劝阻一路向前,来到了陌生的小镇,对美味佳肴大快朵颐。

  这一幕隐射的是日本以及当今社会父母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现实中,父母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无私。或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快乐,或是为了事业而奔波在外,不惜让孩子陷入孤独,且将自以为是的爱强加于子女身上。多年以后,沉淀下来的便只剩下不解与隔阂。

  当天黑的时候,千寻想要离开,却发现来时的路已消失。在未知的世界里处处都是恐惧,她能选择的只有相信陌生人—接收白龙给予的食物、在白龙的庇佑下躲过了怪物的追击,这一刻,她学会了信任、宽容与鼓励。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一味保持警惕心,将对你伸出援手的人拒之门外,未来的困难你将只身一人面对。若你敞开心扉,或许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剧中汤婆婆是神隐世界中人人都畏惧的角色,她会把不干活的人变成猪。这正是当今社会的写照: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贪图享乐的乌托邦,只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没有汗水浇灌的梦想,生活便不再是生活。

  影片中的无脸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角色,这个人物像极了我们童年的写照。他原本纯净得像一股清泉,但同时也找不到自我。他在神隐世界中被怪物习性感染,逐渐他的身体被塞满了贪婪、暴力、虚荣,直到最后被千寻所拯救。这便是千寻的善良,也是每个孩子一出生便拥有的财富。他们是世界未来的希望,不该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作者给予年轻人的警示:勿忘初心。

  这部电影也描绘了一个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成长道路上父母、朋友、陌生人的贪婪、排挤、自私、拜金,这种种的缺陷最终能够被一颗善良的心感化。

  其实小编认为朴素的千寻和神隐世界中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千寻是知足、无欲无求的。父母对于物质的贪婪、汤婆婆对权利的欲望、澡堂怪物对金钱的渴望、甚至白龙对于法术的追求,都是他们无法离开这里的羁绊。

  希望大家都能带着思考以及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电影,那么每一次将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