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不?被吹成“年度爆款”的《半个喜剧》上映六天仍未破亿
本来神马是完全不想看《半个喜剧》的。
预告片也不好笑,故事也不新颖,我也不是任素汐粉丝,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去看这部影片。
但大号们的一通神吹,又让我一度丧失判断力。
又说是“贺岁档最佳”“朋友圈爆款”“年末最后一出好戏”
又分析“喜剧就该这么搞”“《半个喜剧》到底好在哪”。
然而我的朋友圈完全没人提过本片,没人看过没人讨论没人分析没人安利。
就算是看过的朋友也在豆瓣发出了如下疑问:年底水军集体恰饭?
这种完全是大号“自嗨”的口碑让我对本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我找到了一家20元以下的影院来满足我的好奇心。
从《半个喜剧》上映六天还没破亿的成绩来看,开心麻花这次真的不行。
但毕竟是《驴得水》同款团队,基本质量肯定是能有保证。
至于值不值得吹爆就要再好好讨论讨论了。
影片讲述了一个结婚前都在出轨约P的渣男钱多多和一个穷室友孙同在遇到一个女孩后产生的一系列矛盾。
钱多多想在婚前和初恋谈一次恋爱,于是就约上了任素汐饰演的莫默。
为了不被莫默发现他还在约P,就谎称刚才在自己床上的女孩是室友孙同的女友。
孙同从学校回到家发现家里有陌生女人,他就知道郑多多又在乱搞。
但他选择了继续帮郑多多打掩护,因为郑多多的未婚妻高璐也拎着鸡汤上楼了。
一场只有两个男生知情,女生全都一头雾水的瞒天谎言便由此开始。
并且孙同接连两次和郑多多喜欢了同一个人。
高璐是一个,莫默也是一个。
然而钱多多却觉得莫默和孙同在一起是为了气他,所以要逼着他分手。
否则孙同的北京户口和工作他都不再帮忙了。
所以在钱多多和自己母亲的逼迫下,孙同选择了分手,并且以伴郎身份参加了钱多多的婚礼。
然而婚礼上,高璐发现了莫默和钱多多的关系。
孙同不愿再为钱多多打掩护,也打算挽回莫默,于是把一切都跟高璐说了。
最后孙同和莫默高兴地去宜家买床垫了。
如果不是一堆大号对本片猛吹,神马可能也不会这么大的抵触情绪。
“都说好看,我倒要看看哪里好看。”
全片只有一场戏印象比较深。
孙同和莫默在眼镜店买眼镜的时候,两人隔着镜子聊天。
这一段戏份中一直在沿用这样的错位,两位演员配合十分完美。
尽管隔着镜子,但完全不会让观众产生头身分离的错觉。
头身的运动频率十分契合,这也是本片中唯一让神马觉得惊喜的地方。
然后说说我觉得影片别扭的地方,当然可能也只是我自己别扭。
面对“被小三”,莫默的反应太大了
《驴得水》最大的问题是话剧感太重,《半个喜剧》好像在重蹈覆辙。
莫默可以接受和约会对象一起睡觉,但接受不了自己被小三。
在莫默的世界观里好像名誉才更加重要。
在仅仅只有三个人(孙同、钱多多、莫默)知道的“被小三”事件中,莫默就已经开始拿菜刀下楼追人去了。
看不惯世间的不公平是好事,为人口直心快也是好事。
但做事不经过大脑就是另一回事了。
又或者莫默之后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解释成恼羞成怒。
当着孙同母亲的面嫌弃孙同,把孙同赶出自己的房间,这都是莫默让陷自己与尴尬境地的蜜汁操作。
看得我尴尬症都快犯了。
但即便孙同、钱多多合力撒谎,被保护的也只是高璐,不是莫默。
这一点或许使莫默更加心寒,但动不动就拿菜刀是几个意思?
菜刀只是为了加强戏剧性的道具而已,但电影并不需要使用如此具有攻击性的道具加强戏剧性。
一生气就拿菜刀,骂别人是狗的女孩应该就是编剧想塑造的北京大妞形象吧。
就我的观感来说,这只是一场并不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闹剧。
细腻真实才是打动人的根本,而不是一股脑把生活中的矛盾和鸡汤都说给你听。
电影是用画面表达内容的,而不仅仅是台词。
整部影片夹杂了太多分分钟能压垮当代年轻人的“大山”:户口、工作、父母的期待、爱情、友情、梦想、尊严。
仿佛编剧在拿着一堆“刀子”随手戳,“这条戳不中你,下一条也肯定能戳中你”。
如果说《驴得水》看完想哭,《李茶的姑妈》看完想笑的话,《半个喜剧》真是笑不出来。
最初说孙同就是一条狗的人,和孙同在一起了。
跟郑多多刚睡完没几天的人,跟孙同就睡了。
一时间无法判断是我太保守,还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了。
说睡就睡,说句“我喜欢你”就可以上床的话,莫默的一宿也太廉价了吧。
孙同难吗?他一点都不难
还有一点,我并不知道孙同的选择究竟有什么困难。
一个是继续依靠郑多多,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户口和工作继续忍气吞声,永远低着头做郑多多的“一条狗”,让母亲卖掉老家的房子在北京买房,并且无法和喜欢的女孩在一起。
一个是和喜欢的北京女孩在一起,婚后有北京户口,拥有研究生学历凭本事找到新工作,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情,不用卖掉老家的房子。
除了不用继续在压抑的单位继续工作之外,选择二是不是没有任何缺点?
在北京出生并且家里有房就是生天上了,那不在北京并且生在东北的就都生坑里了?
工作户口住宿衣服都靠着郑多多的孙同居然有脸说在北京打拼艰难,小同志的思想很危险呀。
孙同前一秒还嫌弃郑多多太花心,后一秒就还要管郑多多借红外套穿,活该被郑多多瞧不起。
他的困境并没有人强加给他,烦恼全是他自找的,他其实一点都不难。
既然不难,那全片最大矛盾就根本不存在。
莫默到底是因为什么看上了孙同这位两面三刀的人,我现在也没搞懂。
只因为孙同让她做自己?做自己都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行, 莫默也活得够压迫的了。
若莫默同样不是北京本地人,也是从外地到北京打拼的话,那孙同才是真正面临了艰难的选择。
并且还有一个在很多电影中都看到过的槽点。
几乎所有悔婚的人都会在婚礼上大喊“我不结婚了”,请问你们都是婚礼当天才领证的吗?
真正有法律效力的是结婚证,而不是一场婚礼。
当然神马觉得别扭的地方仅仅是剧本上的不舒服,几位主演的表演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电影又不是演技大赏,观众买票进来是看故事的,又不是看几位演员飙演技的。
果然能把开心麻花拉下“神坛”的,只有开心麻花自己。
都说是年度爆款,请问哪儿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