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个别人对《上海堡垒》的评论,我感到很恶心
XXXX
近日,鹿晗、舒淇主演的《上海堡垒》在网络上赚足了眼球,热度极高。然而网友的评价普遍不高,甚至有人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上海堡垒》又将其关闭了。”
《上海堡垒》最引起人热议的莫过于主角——鹿晗了。
作为中国目前一线鲜肉明星,他的表演功力,以及地球危机背景下他依然保留着韩式发型成了集中议论的重点。
我不想针对电影本身及演员进行评论,电影的好与坏我们没有任何兴趣。然而评论中却出现了异类,个别评论说科幻电影中出现中国面孔就不好看,这么一条评论点赞竟然还不低。这一点却让我颇为反感。
同样的评论我看见过不止一次。
比如前段时间中国人自己原创及拍摄的《流浪地球》,就有评论说科幻电影全是中国人看起来很奇怪、不好看。
更早的还包括《变形金刚4》中出现了李冰冰等中国演员、《环太平洋2》中出现了景甜等演员、《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出现了甄子丹等演员。
个别评论认为科幻电影中“中国面孔是电影的败笔,降低了电影的档次。”
这是一个相当奇怪的观点,凭什么说科幻电影出现了中国人就违和、难看?凭什么说科幻电影出现了中国人就降低了电影档次?
科幻电影不是某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它没有着明显的地域属性和人种属性。
如果我们翻拍蜘蛛侠、钢铁侠,让一个中国演员穿上美国人的蜘蛛侠套装,你可以说违和;或者让一个中国演员浑身涂黑演迈克尔·乔丹,你可以说违和。
但科幻电影是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的电影种类,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类人种都可以拍摄,无非就是拍好拍坏的区别,凭什么就说中国人出演科幻电影显得违和、难看、没档次?
难道就因为科幻电影中的中国人说着中国话,长着黑眼睛、黄皮肤、黑头发?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知乎上很火的问题:为什么衣服上印上汉语会很丑?
有人将其总结为:母语羞涩。
针对这一现象,在母语羞涩基础上我创造了另外一个词:中国面孔羞涩。
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原因:对母国文化的不自信。说严重一点,叫自卑。
他们认为科幻电影中一个白种人用纯正美国音说着“Mayday,Mayday,We are being attacked by aliens”要比一个中国人用普通话说“求救,求救,我们正遭受外星人的攻击”更合适。
包括印刷在衣服上的汉字,有些所谓的时尚群体大言不惭地认为就是低俗,反之印着英文,哪怕是一句骂人的话,也会觉得潮流。
放眼当代,中式设计从来就没有比欧美设计的格调低。殊不知,灵感来源于我国常见的编织袋,也曾登上国外时装周。
外国人也有文身中国汉字的也不在少数。
还有《魔戒三部曲》中的英国影星奥兰多.布鲁姆穿中国回力鞋,引发了欧洲一股复古风潮。
坐拥五千年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国人的你凭什么就不自信?
我们坐拥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唐朝时期万国来贺,曾经唐朝的GDP占世界50%以上。四大发明、瓷器、丝绸美名远播世界,儒家文化、制度、音乐、舞蹈影响整个东亚。
我们的汉字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历史也比拉丁字母长得多,相对于拉丁字母书写的表音文字,阅读汉字版的速度要快得多。
汉字的书法分真草隶篆等,其形体美风格迥异,各领风骚。象形字如日、月、山、水等如影如画简洁生动,会意字如众、森、采言简意赅,妙在其中。这一点又岂是只有几种书法、全是字母组合的英文所能比拟的?
就拿文字设计来说,有人认为中国文字用在设计上就不好看。其实,这归根结底还是过于崇尚英文设计的原因,先入为主地认为英文设计在审美上强于汉字设计。
日本文字和中国文字类似,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方块字,他们迥异于英文的设计反而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日式风格,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朵奇葩。
海报可以倒过来看
同样的中式设计如果做好了,同样很惊艳。
习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谈到: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总源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备文化自信——
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信念;
才能鼓起奋发和进取的血性勇气;
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
才能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
2015年12月,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射升空,被命名为“悟空号”;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古代科学家墨子命名;
2018年8月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
我们没有学习欧美叫A12、伽利略、阿尔法,因为我们有深厚的历史去发掘。
失去文化自信崇洋媚外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最后可能就成了“尼古拉斯赵四”。
取一个“艾薇儿”的名字并不会改变你是村东头翠花的现实;改名叫“迈克儿”的名字也不会改变你是村西头二蛋的宿命。
还有前段时间西安取消洋名字楼盘,什么“巴黎”、“威尼斯”、“爱丽舍”、“香榭丽”、“曼哈顿”、“维多利亚”比比皆是。
威尼斯旁边很可能只是一条小水沟,香榭丽旁边可能只有一排小饭馆,维多利亚旁边也可能是一个小池塘。
过圣诞节、感恩节并不会让你看起来洋气;吃西餐、喝红酒也并不会让你看起来很摩登;去一趟纽约,说话带个“sorry”、“sir”更不会改变你是个中国土著的现实。
相反,女生出门穿个旗袍、汉服反而显得优雅,你可能是街上引人注目的人物。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发展动力。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文化的最大危机是国人失去对本国文化的信心”。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自信,对科幻电影中出现中国面孔就嗤之以鼻的时候,外国人又如何能看得起我们?
到那时候,我们会真成了寄托在别国文化身上的游魂。
— 完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