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被缺席”的国际宇航大会,竟把奖颁给了中国科学家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院士

  在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上,86岁的戚发轫院士获得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戚发轫院士是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知名空间技术专家和卫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他多年来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宇航界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打下了基础。

  这是继“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第二次获得IAF“名人堂”奖项。

  此前报道,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了10月21日开幕的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大会,原因就是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今年的国际宇航联大会,原因就是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戚发轫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称:当年我们“921”(工程)开始的时候,我、袁家军到美国去是不给签证的,袁家军是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副主席,在美国开会的时候,他要去参加会,等会开完了,才给他签完证。

  【相关阅读】

  中国人又“被缺席”!美国的“小伎俩”连外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在一场重要的全球太空会议上,中国人的缺席引人注意。”

  10月22日,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在大标题中这样写道。

  石英财经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所说的“全球太空会议”,正是10月21日在美国华盛顿开幕的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而原定于当天出席会议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却未能到场。

  中国代表为什么缺席?答案就是四个字:签证问题。

  美方再次用“卡签证”来阻挠正常的国际交流——这一幕,也令不少美媒和美国内网友为之汗颜……

  美媒披露中方人员赴美签证受阻

  “在这个会议上,我想念一个重要的航天局。中国(航天局)去哪儿了?”

  在10月21日的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当天的第一场全会活动上,当大会向参会者征集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时,1000多名现场听众通过手机投票将这一问题置顶。

  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会场。(新华社)

  这一引发全场关注的问题,显然也是美媒关注的焦点。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0月22日引述欧洲航天局局长扬·韦尔纳的话报道称,吴艳华团队没有获得入境美国的签证。

  “我一直期待与全世界所有国家进行互动,所以我很遗憾他们没有来到这里。”报道援引韦尔纳的话说。

  报道介绍,中国在2018年执行的太空发射任务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似乎也将保持这一势头,因此,今年“最繁忙航天大国”的缺席,令大会主办方也大失所望。

  据报道,主办方曾花了很长时间与美国国务院沟通,为中俄两国代表争取签证,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代表团顺利参加了前几届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国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并且与会阵容庞大。

  更加“刺眼”的对比,则来自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今年大会上的讲话。

  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10月22日报道,彭斯在大会开幕式演讲中宣称,要推动以美国为主的国际航天合作,而合作对象则是所谓“志同道合的热爱自由的”国家。

  “可谁又该来判断何为热爱自由呢?”现场听众并没有被彭斯冠冕堂皇的说辞迷惑,他们将这个问题推上了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排行榜第二位。

  “卡签证”做法引发美国内学者批评

  “的确,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原因就是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

  在10月2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证实了媒体报道中的猜测。

  她为此次事件梳理了一条清晰的时间线:今年7月,中方在会议召开前3个月就向美方提交了参加国际宇航大会的初步人员名单,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团于10月12日前往美国驻华使馆面签,但直到会议开始那一天,中方代表团团长都没有获得美国签证,导致中方代表团无法参加开幕式、局长论坛等重要活动。

  资料图片:华春莹(外交部网站)

  “这次中国国家航天局遭遇的赴美签证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华春莹表示。

  她说,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对中方的学者、学生、企业界人士和科技人员等赴美频频采取拒签、拖延签证申请、吊销赴美长期签证、盘查骚扰等措施,阻挠中美正常的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损害了中方人员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而美方在签证问题上的种种“小动作”,早已招致国际社会各界人士不满,甚至美国国内也怨声载道。

  香港《南华早报》曾于9月11日报道称,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等60多个知名科学组织致信美国政府内主管科学政策高层官员,呼吁停止打压外国研究人员,其中不少人都提及中国在美科学家受到打压的情况。

  信中指出,科学家们决定表达他们的担忧,因为他们所在领域的外国同事在融资和签证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在今年4月18日的文章中举出一系列具体案例,称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会议的中国科学家们在获得短期签证方面遇到了“重大拖延”。

  文章以中国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为例称,潘建伟过去不用一个月就可以获得一年多次签证,今年却错过两次在美国召开的会议,直到3月才拿到单次入境签证。

  资料图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在办公室内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合影。(新华社)

  正是由于签证问题,他无法出席今年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颁奖典礼。

  原本,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9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学成果首次获得这一重要荣誉,结果一张小小的签证却让颁奖现场蒙上阴影。克利夫兰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杰里米·伯格当时就表态称,这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考虑到科学的跨国性和越境性,这真的令人十分沮丧。”他说。

  外国网友:美国引以为豪的东西还剩下什么?

  被美国“卡签证”的,并非只有中方人士。

  俄罗斯塔斯社10月16日报道称,自第74届联大开幕以来,美国已拒绝向18位俄方代表发放签证。在出席处理裁军事务的联大第一委员会会议的俄方代表团中就有三分之一成员被拒签。

  作为联合国总部东道国,美方此举明显违背了相关条约中规定的义务,俄方也因此提议,将处理裁军事务的联大第一委员会从纽约迁往日内瓦或维也纳,并将提交联大审议。

  此外,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也在9月25日的报道中指出,多名伊朗高级政府官员已被禁止入境美国。

  在10月23日的记者会上,华春莹一针见血地指出,美方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把签证问题“武器化”,一再藐视国际责任和义务,阻碍正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际社会各方正当权益造成威胁和损害。

  她敦促美方对此“认真反省,切实改正”。

  与此同时,美国挥舞的“签证大棒”,也引起了不少外国网友的反感,他们纷纷质疑:美国引以为豪的东西还剩下什么?

  特别推荐

  天使在人间!男童突然冲向车流,90后警花帅气出手…

  山东男婴被埋获救后:家人磕头欲领回,救助者不放

  牺牲14天后,他的孩子出生了……

  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不追究刑责”,网友:未成年就该被原谅?

  “1040阳光工程”传销“老总”被刑拘

  上海撞人事故案情令人愤怒,已致5死9伤

  英货车内发现39具中国人遗体?!中国驻英使馆回应

  泪别……33岁飞行员壮烈牺牲,他刚刚参加过国庆阅兵!

  上海严重车祸已致2死12伤! 肇事司机63岁

  来源:中国搜索(ID:chinaso_com)综合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网

  监制:刘 锋、史先振

  编辑:徐骁骁

  校对: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