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张国营:让“流浪哥”生活无忧无虑

  原标题:鲁山县张国营:让“流浪哥”生活无忧无虑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师红军 乔新强

  12月30日,在鲁山县尧山镇大庄村一处农家菜园里,两位庄稼汉正在收获大白菜,干得热火朝天,把棉袄都给脱了。其中一个戴帽子的男子,嘴里呜哩哇啦的却说不出话来。

  “这他是个哑巴,旁边的是俺们村的张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张书记可是个好心人啊!30多年前,哑巴流浪到我们村里来,张书记就收留了他。如今30多年过去了,张书记一家对待哑巴就像亲人一样,估计这一辈子就落个在张书记家了。”对这件事知根知底的大庄村张怀法老汉介绍道。

  张怀发老汉所说的张书记叫张国营,今年60来岁,现任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大庄村全村10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0亩,人均耕地0.35亩。全村共有村民318户116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 37 户 98 人。

  据村上的老人们回忆,大概是在1988年的时候,一个在尧山镇街上经常见到、流浪讨饭多年的聋哑人,辗转来到了大庄村后就再也不走了,于是好心的张书记就收留了他。哑巴虽然不会说话,但心里很清楚,也很有眼色,经常帮助张书记家里干些家务活啥的,一来二去,张书记和哑巴有了亲人般的感情,张书记对待哑巴就像“亲哥哥”一般,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由于流浪汉是个哑巴,说不出自己的老家在哪里,也无法通过口音来判断,虽然张国营书记多次打听哑巴的家,想帮助哑巴尽快回到自己家,但最后都无果而终。收养哑巴后,他的户口身份也成了一个难题,2017年3月,张书记几经周折,多次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终于把哑巴的户口安在他们村上,取名就叫张哑巴,这样哑巴就成了大庄村的一个村民,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村集体的各种福利待遇。

  “村里有人曾建议把哑巴纳入贫困户,能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但俺想着哑巴既然天天和俺呆在一起,已经成了俺们家的一口人了,按俺们家现在的条件,养活哑巴‘哥’一辈子不成问题,不能让群众说咱村干部搞特殊化,因此,俺最终也没同意。”张国营书记说道。

  如今,哑巴“哥哥”在张国营一家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平常就在家里帮助干点杂活。哑巴的换季衣服、过年新衣、头疼发热时看医生,都是张书记张罗的,哑巴也融入了张国营的大家庭,一日三餐就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就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一样。张书记收养哑巴30年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事迹也成了当地群众的美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