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错过的好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你看过吗?

  《控方证人》

  《控方证人》是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查尔斯·劳顿、爱尔莎·兰切斯特等主演的电影,于1958年2月6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1954年的伦敦,美国人雷纳被控谋杀富有的情妇藉以取得其巨额遗产。著名的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不顾健康问题接办此案。在法庭上,雷纳的妻子克莉丝汀竟然作了控方证人,指出雷纳的确杀了人。在最后关头,韦菲接获神秘妇人来电,表示她握有克莉丝汀写给情夫的信件。案情急转直下,雷纳被判无罪。然而,真相却更令人震惊。

  1954年,伦敦,美国人雷纳被控谋杀富有的情妇藉以取得其巨额遗产,著名的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不顾健康问题接办此案。在法庭上,雷纳的妻子克莉丝汀竟然作了控方证人,指出雷纳的确杀了人。在最后关头,韦菲接获神秘妇人来电,表示她握有克莉丝汀写给情夫的信件。案情急转直下,雷纳被判无罪。然而,真相却是另一回事。这部电影精彩地讲述了一个充满着正义与力量的故事,旗帜鲜明地宣扬了一种纯粹而高尚的价值观,本片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展示了电影这种第七艺术所能达到的傲人高度与惊人成就。

  无论是个性鲜明的角色、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是风趣幽默的台词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怀尔德的电影通常拥有着在开场5分钟之内就将观众俘获的魔力。与其说这是比利怀尔德的过人天赋,不如说多年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的经历使得他早已深谙电影技术及艺术的精髓。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对被告辩护律师威尔弗雷德爵士心生无穷敬意,甚至会爱上这个自诩为“狡猾、自私、刻薄且恶毒的、嗜好烟酒的讨厌鬼”。事实上,这部电影塑造了多个令人难忘的角色,每一个都那么特色鲜明、栩栩如生。

  用高潮迭起已经不足以形容《控方证人》精彩与出众,事实上,在影片的结尾段落里,因为震惊,我的嘴一度大张着,比利怀尔德为这个故事赋予了一个回味无穷的结尾,“正义的天平或许会偶尔倾斜,但它最终还是会回归平衡”。当你看完电影走出影院,除了由衷地赞叹电影之精彩外,你还会生出一种不仅是对剧中角色更是对电影本身的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敬意。

  《忠犬八公的故事》

  《忠犬八公的故事》是Consolidated Pictures Group发行的家庭剧情类电影,改编自日本1923-1935年间以东京涩谷车站为主要发生地的真实事件,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理查·基尔、琼·艾伦、萨拉·罗默尔主演。影片讲述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

  八公(Forest 饰)是一条谜一样的犬,因为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教授帕克(理查·基尔 Richard Gere 饰)在小镇的火车站拣到一只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注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着某种缘分,帕克一抱起这只小狗就再也放不下来,最终,帕克对小狗八公的疼爱感化了起初极力反对养狗的妻子卡特(琼·艾伦 Joan Allen 饰)。八公在帕克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帕克上班时八公会一直把他送到车站,下班时八公也会早早便爬在车站等候,八公的忠诚让小镇的人家对它更加疼爱。

  有一天,八公在帕克要上班时表现异常,居然玩起了以往从来不会的捡球游戏,八公的表现让帕克非常满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因病去世。帕克的妻子、女儿安迪(萨拉·罗默尔 Sarah Roemer 饰)及女婿迈克尔(罗比·萨布莱特 Robbie Sublett 饰)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可是不明就里的八公却依然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守候在小站的门前,等待着主人归来……

  纵观影片,导演用了些心思将开篇以倒叙的方式通过小孩讲故事引出八公这个角色,描述了美国祖父与日本幼犬的异国之情,其中也穿插了帕克教授一家的幸福甜蜜,帕克教授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体现了大爱和友爱的主题,这种自然的情感也使观众为之动容。影片也将这种爱延续了下去,结尾小外孙和他的小八公将继续着精彩的生活,有别于其他电影的不同,这部影片传递了一种希望,观众不再是处于一种绝望的悲痛怀念。

  影片中的大看点落在了理查·基尔和八公的身上,理查·基尔所扮演的帕克教授是一个温和、善良的知识男性,八公如同帕克教授的第二个孩子,影片点题似的描写了他们生活的点滴,前半部放在相遇之后遇到的一些趣事,后半部则描写了成年的八公守候的故事,虽然帕克教授已无法体会到八公给他带来的感动。最感人的事迹被安排在了影片的后半部,这种感动也一直持续到了影片结束。作为一部纯粹的催泪影片,影片所呈现出来的催泪效果十足。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是一部意大利剧情片,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乔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爱情战争类电影。 于1997年12月20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随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

  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 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像这种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集中营中悲惨生活的电影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辛德勒名单》。然而天性乐观幽默的意大利电影艺术家出人意料地从陈旧的创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鲜的东西,在本市放映的《美丽人生》,即在充满鲜血和死亡的集中营里找到了一种美丽。

  这绝对不是一场悲剧,从一开始圭多搞笑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时候种种离谱的举动,特别是冒充从罗马来的督学在课桌上跳起脱衣舞的情节将喜剧的因素加强到了闹剧的程度,有趣的场面甚至不断贯穿在集中营里,就是圭多最后被押走处死时,出现在躲在铁箱里的约书亚面前的也是一个扮着小丑夸张模样的爸爸。编导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媚俗大众不惜而故意削弱电影的思想性。

  (文章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