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全面超越《你的名字》封神?别开玩笑了!
1月18日,动画电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国内上映,到现在也有一周有余,相信很多朋友都去电影院补了票。从上映之前就被捧上了“神坛”的这部作品,被许多人奉为了又一部极度催泪的“神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在强迫自己沉默了一周多的时间之后,我还是决定站出来说出自己心中这部作品的真实评价,虽然我知道这会招来许多人的谩骂。
注:以下观点为作者个人主观意见,如有不同意见请理性留言讨论或私聊,切勿情绪激动!
成功的“标题党”,被吹过了头的制作
我敢打赌,在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你一定会对其剧情内容浮想联翩。“吃掉”、“胰脏”,这两个有些惊悚的词汇,毫无疑问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成为了影片最大的噱头。单从影片名字来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标题党”。
再来看看国内上映之前的宣传语:从16岁到60岁都被感动了。在没有观影之前,这样一句极高的评价无疑把所有人,尤其是我这种喜好文艺片的人的期待值拉到了最高。在宣传方面,《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各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也正因如此,过高的期待也会成比例的带来过多的失望。
影片上映之后,各类动漫自媒体都是清一色的好评,而对比的对象都不约而同指向了新海诚导演2016年曾在国内创造了票房奇迹的《你的名字》。
说一句比较狂妄的言论,当我看到上图这些跟风抱臭脚的自媒体文章时,真的会不自觉露出内心的嘲讽与不屑。《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真的已经超越了《你的名字》,而成为了那个“唯一”吗?这个小编我说了自然不算,我们将其分为“评分”与“票房”两个部分来看。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在豆瓣的评分是6.8分,至于目前为止的总票房,小编我查了一下,大约是2000万(有待考证)。这些数字似乎有些过于抽象,那么各位回想一下,你所观影的放映厅上座率又如何呢?反正我这里是显得有些冷清,或者说是可怜。
反观《你的名字》,高达8.4分的豆瓣评分,国内高达5亿的票房成绩令人惊叹,《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惨淡票房只能算是《你的名字》的零头,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在日本,《你的名字》249.2亿日元的票房更是让其成为了动画票房历史排名的亚军,大家再回想一下当年N刷之后都人满为患的放映厅。面对这些数据,你还能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已经超越了《你的名字》吗?我觉得答案已经不必多说,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至于为什么各家自媒体都要以《你的名字》为对比对象,那自然是要抱住新海诚的大腿,在作品热度与关键词搜索上狠狠的赚一笔流量的钱了。再加上大家都说好,大势所趋之下,谁又敢公开唱反调?恐怕也只有我这种不怕被喷的“傻子”敢说真话了。
小情节模式的剧情,略显牵强的感动
从结局来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初衷应该是想要利用突变的剧情转折带给观众一种震撼与感动。但不幸的是,故事整体采用了小情节模式,对于故事的娱乐性不高又文艺气息浓重的前半部分来说,这种剧情模式确实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但是随着剧情的急转直下,弊端就开始大量显露了。
故事在一开始就将结局抛出,然后用了大段篇幅来铺垫女主胰脏病情的严重性,对于一般的观众而言,女主的死亡必定要紧扣住“胰脏”这个贯穿全剧的名词。但是抱歉,在这方面我们被作者切切实实的戏弄了一番智商。我真的无法接受,在一个多小时的精心铺垫之后,女主的死因居然是路边不知名“盗贼”的一击“背刺”!虽然我们都能明白,作者是想用女主的突然离世来表达生命在死亡面前的无力之感,但这种手法未免有些太过牵强做作,充满了韩剧的即视感,为了刻意的感动而画蛇添足、强行卖惨,最终也只能是让满满的不自然感冲刷掉之前所有的渲染。在这一点上,我真的很同情女主山内樱良,为了这蹩脚的泪点戏份被迫沦为了剧情的牺牲品而死去。
反观《你的名字》,泷与三叶之间的步步递进的情感在三叶摊开手掌的那一瞬得以爆发,那一句“喜欢你”虽然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小编我记得自己当时在电影院哭得被一起观影的同事嫌弃了很久。《你的名字》能获得如此成就是有原因的,在剧情节奏的把握上,《你的名字》可谓精妙,从故事开篇到结尾,处处是看点。节奏紧凑、故事有趣、伏笔合理,《你的名字》从来都不会无聊到让观众昏昏欲睡,再来看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小情节模式本就会让那些不怎么喜欢文艺片的观众难以集中注意力,最后突兀做作的结尾更是剥夺了那些观众最后的期待。
当然,如果让我来说,这两部作品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硬要比较的话,我觉得《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现在尴尬的处境倒是与2017年上映的新房昭之的《烟花》有些相似,之前也说过,至于为什么要与《你的名字》相比较,不过是自媒体的引流手法罢了。
缺乏诚意的低配《四谎》,商业化气息浓重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贯穿全剧的“胰脏”二字,在我看来应该就是对美好事物的那份憧憬吧,把那个惊悚刺眼的名字翻译成人话就是:我想成为你。而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故事就是:男主“我”志贺春树与女主山内樱良之间的一场救赎。他们彼此憧憬着对方,然后互相拯救着对方,这个剧情不仅让我想起了2014年的10月新番《四月是你的谎言》。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与《四月是你的谎言》有着太多的相似点:重病缠身命不久矣,却又乐观坚强的女主;阴郁自闭,有些矫情的男主;甚至连结局都是女主去世,然后用一封遗书拯救了男主的人生。
不管是《共病文库》还是《一五同盟》,这两部作品在剧情的构思上都可以说有些老套,尤其是《四月是你的谎言》,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看过了前几集的剧情之后就已然知晓了最后的结局。但老套并不意味着无趣,似曾相识的故事,如果有一个好的讲述手法,依旧可以成为经典。就观感而已,《四月是你的谎言》故事整体自然合理,人物性格渲染也足够到位,这些成功之处却恰恰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败笔,其充其量只能算作低配版的《四月是你的谎言》。碍于剧场版的篇幅,《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对于人物性格的渲染总是显得欠缺火候,而就在这有些“夹生”的情节之下,一个莫名其妙的突兀结局更是大大加重这份违和感。这种急于求成的感动,令其原本想要隐藏起来的商业气息一览无余,如果观众被迫要分配一部分脑细胞去思考故事的合理性,那么感动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顺便一提,从画质来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明显采用了720P的制作分辨率,相比于《轻音少女》、《你的名字》、《刀剑神域 序列之争》等剧场版动画动辄1080P的制作分辨率,《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甚至连很多TV版新番都无法比肩,作为一部剧场版动画也未免显得太不厚道了。嗯,又是浓浓的商业气息。
写在最后,虽有诟病却也算得上一部良作
理性评价,不吹不黑,《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距离“佳作”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就更不用说成为一代难以逾越的“神作”了。
而在人物设计方面,虽然720P的制作分辨率让画质略显粗糙,但美型的人物设计与色彩艳丽的背景作画还是多少挽回了一些遗憾。另外,剧中的音乐还是蛮好听的哦~
说了这么久,我并不是想把《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贬的一文不值,其所蕴含的作品深度还是超过了许多口水之作,尤其是在“生与死”这个问题的探究上,还是值得每一位关注在起身离开座位之后慢慢回味思考的。小编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分迷信那些主流的宣传,进而模糊了作品最真实的评价,对于那些跟风捧臭脚的各位自媒体同行们,我只想说:“别吹了,醒醒吧!”
最后重申,以上观点为作者个人主观意见,如果你对作品有自己理性独到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一起讨论哦~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