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与出租车司机的对话,难道说的只是穷和富的问题吗?
如果一个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与职务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时,财务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现了!这是吴晓波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
吴晓波与司机对话原文
我这辈子只坐过一次免费的出租车,在北京,从西山饭店到中央台的梅地亚,开了一个多小时,司机是80后小张。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列席中南海常委会,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国家大事,所以一上车,小张先向我通报了打老虎的近况以及即将被打的大老虎名单,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我问他:“您这辆车是您自己的还是公司的?”
“是我爸传给我的,他开了三十年,刚退了。”
“你们家就你一儿子?”
“就我一儿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司机的儿子会开车呗。”
“早十几二十年北京的哥可赚钱了。”
“还可以吧。十多年前买了一套房,2010年又挣了一套,一套两老住,一套留给了我,还有这车。”
“那你现在一个月可挣多少?”
“好的月份5、6千呗,差的时候……”下面是五分钟生动活泼的骂娘时间。
小张问我, “听订车的那姑娘说,你是经济专家,现在有什么好的、来钱多的工作吗?”
“现在做手机游戏UI的收入挺高,你要不去试试?”我先逗他玩,然后闲着也是闲着,就问了一些干货:“你们家那两套房子,有按揭吗?”
“我们家那是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第一套房是全款,赚了这些年,第二套又是全款,咱不欠银行的。”声音陡然响亮起来。
“那你们家有多少存款?”
“靠,有神马存款。都填在房子和车子里了。我每月赚这点,得养活两老和我自己,每月光光,就一屌丝。”声音回到骂娘频道。
看到上面的对话难道真的只是穷和富的关系吗?
我们认为小张在北京有两套房应该生活的还可以吧!一个月虽然只能拿到4000千!可是,生活无忧!但是,本可以过上一个更好的生活,是什么让他们即使有机会过上好生活还是让机会溜走呢?还在自己生活中劳累奔波?
假设按吴晓波推荐的去做:十多年前小张的父亲用按揭的方式购房,出两成首付(完全可以承担 ,因为1984年,当时发行量过百万的《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份读者调查,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名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可以买两到三套同等面积的房子,这一部分的增值就不得了,一套自己住,另外的出租,几年下来,钱就套出来了。接下来,或再去买房,或投资一些理财产品,钱滚钱,老张家的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增加。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全款购房,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套出六成的钱,再去投资,钱也能滚起来。那到时候小张就是现在的富二代!
可是,为什么他们当时没有投呢?我觉得原因有两个:1,自己的工作在当时很吃香!怎么会考虑其他?所以,无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那么,即使在吃香的行业也会经历低谷。2,他们拿到手里的钱他们最放心!可是如果知道有一部分是泡沫他还会拿在手里吗?所以没有财商,不知道人民币仅仅是货物交换的依据,而不是真真会保值的一些资产,所以,当我们挣来的钱的时候,看起来的100元,真正能买来多少的真实产品?所以,钱只是用来流通的!不是,用来存储的。
在当代的社会你可以没有钱,但是你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和财商!即使你是一个乞丐未来也可能会被自动化替代,更何况其他的职业?和小张父亲同类的人有太多太多!富人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穷人不得不跟着走!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小张的父亲,可是,他们在变化一种方式做小张的父亲把赚到的钱,定存银行,买了房,间接的做小张的父亲的同类人!有人会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是,你自己的财富富足后,你选择的机会也就会多呢,不是吗?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消费!各位,他们的对话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