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观《唐人街探案2》有感

  “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但是,不要看太久。”这是宋义在秦风推断出他顺风车杀人后,他给秦风告诫。

  这时的灯光落在秦风的脸上,一面昏暗,一面明亮,似乎也在隐喻着他正纠结于“是神还是兽”的抉择中,而秦风将作出的选择,便是他的“道”,是他还尚未明确的道。

  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

  电影一开始,便是秦风被唐仁忽悠到美国查案,唐人街黑帮教父七叔的孙子死于非命,七叔出五百万美金悬红,集合了世界各地的名侦探,要他们在七天内查出凶手。

  通过对比两起相似命案,秦风和田野昊很快便通过他们那过人的探查能力把罪犯锁定到了宋义的身上,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宋义似乎是被人下套,似乎他真的是侦探app排名中的那个小角色,真的只是在进行着他自己的调查。

  秦风的各种侦探分析技巧,唐仁的各种搞笑打诨,一正一奇的组合相辅相成。面对疑点和零星线索,秦风总能抽丝剥茧,分析出各种可能,一旦遇到瓶颈,唐仁在边上的歪打正着,用秦风所不知晓的五行知识,为秦风打开了案件的另一道大门。最后三人在经历各种一本正经却又欢乐搞笑的调查后,终于揭开了谜团。

  另外电影中的两位女性角色出彩演出,也为电影增色不少。尤其是刘承羽这位英气飒爽的女警官,让人眼前一亮。

  在电影的最后,和上一部的结尾相同,案件中还另有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让一切又峰回路转,便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而主角们将来命运,也为后续第三部的拍摄留下了充分的悬念。

  唐仁: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王宝强饰演的唐仁的形象已经定格,他的道,也就是大多数普通人,平凡人的道。生活艰辛不易,寻找着一切赚钱的机会,能力不足,但心中又有无法割舍的牵挂,不论如何不能倒下。在唐仁贪财、好色的外表下,却是至真至善的人性。

  他贪财,想要靠破案赚七叔的五百万,但他没有进行“完美犯罪”的想法,他一心是想当个好侦探,靠探案发家致富,这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他好色,前一秒还信誓旦旦的说喜欢阿香,转头就跟着陈英的屁股后面黏着别人。但他也是拉开了架势,明着最求别人,这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能力不足,又梦想一夜暴富的唐仁,这个嘻嘻哈哈,玩世不恭的半吊子风水师,他所选择的道,让我看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平凡人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选择,或许,在他那尴尬的笑容下,掩饰的是他内心的失落和自嘲。

  宋义:美国黑户,多年来为了给妹妹报仇在唐人街东躲西藏,换了数十份工作。这一次,终于得到机会,完成了顺风车杀人,大仇得报。关于宋义是不是Q的疑问,我觉得应该不是,宋义应该真是实力只能是排在侦探软件1998位的业余侦探,否则以Q的能力,会这么长的时间找不到报仇的机会,而是得靠顺风车的手段对付智商明确欠费的陆国富?

  最后,在秦风对宋义说明了自己的推断后,宋义告诫秦风不要凝望深渊太久,在我看来,宋义自己本身便是如此,为了给妹妹报仇而陷入深渊,由神便兽。其实这种评价也尚在五五之间,就如同秦风将作为推断证据的粉笔交还给他一样。

  “杀了个十恶不赦且毫无悔改之心又无法定罪的恶人,是侠义还是犯罪?”

  宋义的道,是受害人的复仇之道?是惩恶扬善的侠义之道?是对是错,是神是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秦风:绝大多数的冲突点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幼年亲眼见父亲被抓后,便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这个定义太大了。是抢劫银行,是杀人越货,还是帮他父亲越狱?是偷小摊贩售卖的橘子还是盗颗原子弹炸毁一座城。这些都可以策划一场完美的犯罪,他倒地想要一个怎样的完美犯罪,或许秦风自己也不清楚,他也在寻找着答案。

  第一部里面,唐仁想要洗清嫌疑,他想要真相。第二部,唐仁想要五百万,他还是只想要真相。对于高智商的秦风而言,他的道,只是想要得到真相而已。

  前次在泰国秦风放了小女孩,这次他又放过了顺风车杀人的宋义,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确实是证据不足,他所掌握的证据可以佐证他的推理,但按法律定罪只怕还不足够。其二:他放过的都是情有可原的受害者,小女孩遭遇养父变态般的禁锢,宋义更是为妹妹报仇。其三:秦风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真相,其余的,对他而言,已不重要。

  但“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宋义劝说他不要看太久了,正是看透了秦风有心事,并不像唐仁那样是个纯粹的侦探,探案对于他而言,只是个推理的游戏。

  秦风的“道”,还在阴与阳的博弈之中,是神是兽的悬念,导演留到了下一部去讲解。许多人都说秦风将会黑化,将会陷入深渊。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天才抉择,我更希望他最后能“返璞归真”。 加上有个至真至善的唐仁在他身边,或许在秦风做出抉择的时候,唐仁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秦风“繁华落尽见真淳,”迷途知返。但这么俗套的剧情,且以为如此有才的导演不会这么拍。

  影片的开始,导演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唐仁,宋义,秦风不也正是可生万物的“三”吗?

  他们代表着至真的平凡人,代表着受过伤又反击受害者,代表着在“神与兽”的抉择中纠结的人,后面的剧情可以有万种可能,电影里的人物有着他们的命运和抉择。电影外的我们,是否也看清了自己的“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或许,和道家的宣讲一样,落脚点终是在“和”字之上。

  善与恶,有与无,对与错,富与贫,勤与惰,成与败,面对抉择的时候,如何调和阴阳,在激荡之后构建新的和谐,这才是真的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吧。对这个问题,电影里秦风的选择,应该会是在下一部得到答案,而我们自己的选择,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