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肖申克的救赎》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于1994年上映,但在上映后它的票房惨败,诺大的电影院空无一人,当年在奥斯卡奖竞争中,败给《阿甘正传》,但是时间是最好的答案,20多年的今天,在IMDB当中被超过16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在现如今的电影排行榜上《肖申克的救赎》多次位列榜首,排在第二的是《教父》。这部伟大的电影却是由一名在当时名气不大,经验也没那么丰富的导演执导完成,诸多好莱坞明星在当时拒绝了这部电影。
在《四季奇谭》这本书中,一共讲了四个故事,第一篇便是《肖申克的救赎》,四季便是四个季节,《肖申克的救赎》便是代表着春天的希望,我们也在书中看到了未来,很多人也在安迪身上看到了自己。向往自由,心怀希望。电影的改编基本忠于原著,其中有些书中的对话直接照搬,对部分角色进行了修改。主人公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被误判无期徒刑,他无法辩驳,只能被迫入狱服刑。“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他们的羽毛太漂亮了”安迪就是这样一只鸟,虽然是在监狱里服刑,但他一点也没闲着,通过自己的财务知识为狱警们偷税漏税,为狱友换来了在屋顶喝着啤酒休息的闲暇时光。每周都向政府写信申请拨款,修整图书馆,经过年复一年的努力,当局的拨款终于下来,使图书馆焕然一新。
安迪是一个不肯向生活低头的人,面对“三姐妹”的欺辱,他丝毫不低头,有仇必报。虽然被判无期徒刑,但他从没有放弃出去的决心,经过了十九年的努力,他终于越狱成功,当他从下水道爬出来,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伸出双手面对黑夜,雨水打湿他的头发,他的身体,影史经典场面就此诞生。许多人压抑已久的沉闷心情在此刻释放,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狱中的安迪就像是现实中的我们。虽然生活不如意,但还是要永怀希望。
结局的反转令所有的观众猝不及防,极大加深了观影感受。电影中的很多片段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监狱中呆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他已经习惯了监狱中的生活,多年的服刑,令他与外面社会生活脱轨,人是不能单独脱离群体而生活的,更何况脱离了50年的社会,他早已不记得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出狱后,他选择了自杀。瑞德也是如此,他早已习惯了制度化的生活,离开了监狱他什么都不是,地位,荣誉,尊重,伴随着他的离开而瞬间消失,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困境。
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所传达的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对自由的追求,满怀希望的心,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人性的光辉被无穷放大,人的内心被会被一些东西所震撼,所影响。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