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叫半个喜剧呢?为什么不是悲剧呢?还是从电影本身寻找答案

  

  说实话,我一开始真的以为是个喜剧,还是我太年轻。

  郑多多真的是个渣男,女人多,钱多,还有什么多,仗着自己有个有钱的爹,养了一个服务于自己的“怂人”孙同,欺骗着要结婚的老婆,婚前几个月还在家里乱搞,可真行。我觉得现实社会应该还有这种人的存在吧,总会有的,我觉得既然你选择了婚姻这条路,就请对它忠诚一点,岔路走多了,可能就回不到正道了。

  明白了挺多道理的,原来社会就是这样的看人看势,没了这些你可能什么都干不起来,就像孙同他妈说的你离了郑多多你还有什么呀,再忍忍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是啊,忍了这次还有下次,就像郑多多的女人,换了这个还有下一个,谁知道呢?很多人都说孙同是个妈宝男,实际意义上确实有那么一点,因为他太听话了,就像是不敢反抗的降军,对自己的妈妈是这样,对利益提供者也是这样,内含懦弱和怂等等特质。妈妈是典型的妈妈,儿子的以后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一切,户口,房子,妻子等等东西、事物,全给你“瞎操心”了。做儿女的没有明白这份急切,做父母的不理解儿女的难处,这一步步的把两者的关系推成了“妈宝男”、“不孝子女”,怪我咯?!

  好在郑多多的谎言最终被揭穿了,他被揍我觉得活该,悔过永远都是悔过,早知道干嘛去了?我们要明白女主说的那句话,说出去的谎永远不可能没有下一个。高璐是个刚强的女人,虽然被骗了,但好在没有被骗得那么深入,也许是因为爱得不够吧,反正最后婚礼的失败,我觉得这是那半个悲剧的存在点。

  黑色幽默好像是喜剧的主特点,总在影射某些社会现实。我很羡慕莫默诚实这个优点,实话可以遏止一件事情的产生,少伤一个人的心或者是提前把事情说出来可能后果没有那么严重了。

  喜剧的内核永远是悲剧,我觉得这种所谓的喜剧就是悲剧的另一种形式,虽然有些许笑点,但你总会感到心里憋屈的慌,它让你内心不舒服了,那这个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