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爆款,制片人刘文章毕业于西南大学,他说还会有第二部第三部

  齐刘海、八字眉、烟熏妆、豁牙齿、烟酒嗓……很多观众没有想到,哪吒会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更没想到,这样一个“丧萌”的哪吒彻底点燃了暑期档。7月26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创下了国产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在豆瓣上也收获了8.7分的高分,观众们纷纷化身“自来水”,朋友圈形成了刷屏之势,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也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为电影点赞。当然,也有观众认为电影在剧情转折的交代和网络段子的使用等方面,还是存在不足。

  刘文章

  27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片人、可可豆动画影视创始人刘文章,就票房、是否会有续集甚至“封神宇宙”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刘文章曾在重庆求学,2002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在采访中刘文章也表示:“在重庆在西南大学的学习,对我如今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加上点映票房,当天用时1小时29分钟票房就突破1亿元。截止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发稿时止,《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经达到了2.5亿元,其中上映首日票房1.07亿元,创下了国产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也是继中美合拍《功夫熊猫3》后,第二部单日票房破亿的国产动画电影。“我们肯定是希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能够很好。”刘文章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说到:“目前情况来看,票房确实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一些,但不算是很意外。”

  《哪吒之魔童降世》历史5年制作完成,导演饺子曾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部国产动画,全国20多家公司的1600余人参与制作。如果说电影最终不成功,我的公司肯定会‘死’,很多外包公司也肯定活不下去了。”刘文章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2015年《大圣归来》之后,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国产动画确实不多,“上映的动画电影不少,但很多都是悄无声息地就下映了,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刘文章说他们也很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但也能清楚地看到这个行业的机遇:“不论是《大圣归来》,还是迪士尼的一些动画电影,我们能够看到好的片子是不会被埋没的,我们也相信好的片子肯定会被市场认可。”刘文章说自己已经在影视动画行业生存了10多年,“经常会有‘影视寒冬’的说法,但我们没有太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把自己当做是‘恒温动物’,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行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当晚,人民日报就在官方微博发文写到:“国产动漫《哪吒》上映一个半小时票房过亿,粉丝好评如潮,还纷纷扎起哪吒头。黑眼圈哪吒有点丧萌,李靖夫妇教育颇具现代味,同样是打捞古代神话传说素材,能改出新鲜感不易,能融入当代价值关切更难。漫威宇宙征服全球久矣,惜中国尚无世界级IP,‘封神宇宙’能否降临?拭目以待。”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彩蛋,预告了即将于明年上映的《姜子牙》,不少观众都在期待是不是国产动画的“封神宇宙”即将到来。对此刘文章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哪吒》肯定会出第二部、第三部,这是我们在做第一部之前就已经有了的计划。”刘文章同时表示:“至于有没有‘封神宇宙’,这个不一定,但一定会有‘中国神话宇宙’,比如同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方的彩条屋影业等我们的兄弟单位,接下来就会有《姜子牙》《大圣闹天宫》《八仙》《凤凰》等动画电影上映。”刘文章认为,“对中国动画行业来讲,不论是导演还是团队,现阶段最重要是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当时机成熟时,能串联起整个‘中国神话宇宙’,这是有可能的。”刘文章透露:“比如在《大圣闹天宫》中很可能就会有哪吒出现,我们也非常期待。”

  当然在收获高口碑的同时,也有观众对《哪吒之魔童降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有观众就认为,虽然《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故事上比其他国产动画提高很多,但在关键情节转折的交代上依然不太清晰,同时还有观众认为网络段子的使用太多。刘文章也看到了网友们的评论,“《哪吒之魔童降世》肯定有不足,我们要感谢观众,感谢他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下一部中做到更好。”

  刘文章2002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对于在重庆的这段大学时光,刘文章说“在重庆在西南大学的学习,对我如今的发展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年的学习让我在美术方面有了牢固的基础,也培养了我在场景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现在我能够从事与自己爱好相符的职业,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中,我觉得很幸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