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日游!终于来到了最爱的电影场景中……

  前言

  东京的这趟旅行,心心念念了很久,早在去年十二月就敲定了行程,买了机票,随后开始查找攻略,在booking上订酒店和民宿。很多人是为了购物才来到日本,而我不是,只为圆自己心底的一个愿望,来到最爱的电影中的场景。日本的小清新电影不少,每部电影都能引起文艺女青年的共鸣,最爱的电影《海街日记》,剧情很平淡,却是我心情烦躁的治愈药......

  行前准备

  1、签证(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我委托了朋友的朋友帮忙办,一个人五百,只需要提交护照,这个价格比市面价要贵,淘宝办一个大概二百多)

  2、衣服(出门前必备的美衣,八天的行程,我共准备了九套衣服,每天一套衣服,出门前查过天气,东京的气温普遍比杭州低个3-4度,天气预报下飞机的第一天是雨天,一定要备上一件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3、身份证(购买机场大巴到萧山机场的大巴票时需要出示身份证)

  4、日币(提前打电话去中国银行预约时间,这里注意一点,现场能取的日币是以电话预约中的预约金额为准,我们两个人,共换了九万日元,人民币5千多)

  5、信用卡(东京绝大多数的地方可以直接用银联刷卡,商场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

  行程

  D1日本和国内差一个小时,到达民宿后已经晚上8点多,一路的疲惫,所以第一天就没有安排任何行程。

  D2 浅草寺、上野公园、东京天空树

  D3【镰仓】江之岛、湘南海岸、镰仓高校站、极乐寺、长谷寺、镰仓站(小町商业街)

  D4明治神宫、银座

  D5浅草寺、涉谷

  D6 须贺神社、新宿

  D7银座、羽田机场飞大阪机场转机

  D8大阪关西机场回杭州

  到东京后,一次坐地铁的经历,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日本的物价,从成田机场到位于浅草区的民宿,先坐私人运营的快线,然后再转地铁,共花了一千多日元,一对比才知道杭州的地铁有多便宜!

  东京的铁路十分发达,用谷歌查询,优先出行的就是地铁。可交错复杂的地铁线,看一眼就使人头晕目眩。

  所幸,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一位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大哥,交谈中知道,老大哥是东北人,在机场工作,已经在日本安家,育有一女,由于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不划算,这些年来,为了节省生活成本,他不常常回家,可他依旧心系国内家人,使用着国内版的app,他笑着说,今年是他们要开三十周年的同学会,说什么都要回去。

  有了他的帮助,我们顺利地到达了浅草。我想,应该是水土不服,谷歌地图出现一点小问题,在隅田公园兜兜转转了好几圈,在好心情快被磨掉的时候,撞到了下楼丢垃圾的房东阿姨,喜从天降,手舞足蹈地表达了异乡遇到同胞的兴奋之情。

  阿姨说,她来日本三十多年了,前些年,盘下了“整体院”改造成如今的民宿,她还介绍说,我们很幸运,下榻的房间开窗就能看到隅田公园,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看到晴空塔。

  有了同胞们的帮忙,第一天还算顺利!

  (夜幕下的晴空塔)

  出行前一周开始密切关注东京的天气,虽然已做好雨天的准备,但内心还是无比期待“乌云乌云快走开!”。我想,祈祷声被听到了,出门还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寒风侵肤,逼得我披上了最厚的外套,午后,晴天宝宝降临,乌云散去,阳光倾泻,清澈如洗,追着日光我们一路走过了浅草寺、上野公园......

  民宿在浅草寺附近,步行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浅草寺。途中,偶遇了一家没有排队的一澜拉面,当机立断决定先喂饱自己的肚子。

  应该是日本的人工成本高,去了好几家拉面店,无不例外都是自助点餐。在自助机上下单后,凭着小票就可以就餐了。一碗拉面一千多元日元,三十多块人民币,相较于国内的价格,算是比较实惠。

  浅草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来东京必须打卡的一个地方。在进入浅草寺前,会先经过浅草寺商业街,在杭州久居的朋友们,会在这里找到河坊街的即视感,商业街上售卖的商品也有一股熟悉的味道,我开玩笑对同行的小伙伴说,该不会都是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吧!

  虽然在商品上没有找到当地的风情,但是,宏伟的浅草寺却打开了新的视野,体会到了不同的寺庙文化。日本的很多的寺庙都建在市中心,人群集中的地方,步行一段距离,都会发现一座神社。

  在朝奉之前,要先净手,然后再去买一柱香,点上香许一个愿。不敢太贪心(听长辈说,许愿要是成真了,还需要回来还愿),我默默地为自己的家里人祈福,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来日本当然要体验一下和服,浅草寺是最好的选择。前车之鉴,第一天因为下雨,打算到了新宿后再穿和服,在新宿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家和服店,所以,行程的第5天又折回浅草寺,只为穿一下和服,白白浪费了一天。

  和服租一天的价格是6千日元,加发型和发饰,总共花了3百多人民币。和服看起来很美,一层一层的衣服穿上身后,顿时透不过气来,有了束缚,走起路来也是蹑手蹑脚。

  “盛装”完成后,做发型的阿姨夸了我一句“卡哇伊”,带着莫名的信心,迈开步子走了出去......

  穿着和服在浅草寺溜达,很容易被欧美游客当成日本人,然后被当做背景墙拍照,我们就遇到了好几次,“被迫”在别人的相册里留下来一张又一张的黑历史。

  (献上一张和小正太的合照)

  偶遇了一座很静谧的寺庙,空无人烟,树上偶尔传来几声乌鸦“哇~哇~”嘶叫声。东京的市民似乎对死很释然,市中心就有寺庙,寺庙里“住”在自己已故的亲人,上下班的路上、买菜的路上,都可以和自己的亲人打招呼。

  死在这里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从浅草寺步行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上野公园。上野公园是东京市区内最适合赏樱花的地方,一片一片的花云。错过了赏花季节,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幻化成一片美景。

  (上野公园中央广场)

  上野公园里面有一座花园神社,跟着指示牌就可以找到。花园神社面积不大,却很有日本神社特色,红色的鸟居、祈愿的木绘马还有日本特有的御守。

  雨过天晴后,坐在不忍池前,唯一的想法就是放空自己,静静地坐着发呆。不远处,一对情侣也在一旁冥想。

  第二天,全部的行程都绕着晴空塔,不管在哪里,只要一抬头就能望见它。回去的路上,终于来到塔下看了一眼,真的只是看了一眼!疲惫的身躯、轻微的恐高症让我们放弃登塔,结束了一天的行程,然后步行回民宿。

  晚餐在一家叫“渔民”的居酒屋解决,后来很多次又看到它,猜想这应该是家连锁店。进店后要先脱鞋,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坐进一个榻榻米的包厢,昏黄的灯光下,听着隔离传来的谈话声,等上菜的时候差点睡着。

  来日本后没有喝过饮料,吃饭时都会点上当地的梅子酒,怕是要成了一个酒鬼了,哈哈哈哈~梅子酒这类的果酒,酒精不高,酸中带甜,解腻又好喝,我在国内时也常常喝有助于睡眠!

  有一个问题在脑中疑惑很久了,为什么日本的餐厅只提供冰水?同行妹子的朋友正好是东京本地人,她解答说,日本每家餐厅不管春夏秋冬都只提供冰水,这是约定成俗,在日本有句话叫“接待贵宾要用冰”,而且加冰后的水口感清冽。

  居酒屋的特色烧烤,量不多,蘸酱后入口后口味丰富。说到烧烤,我还是比较喜欢国内的烧烤,大排档的烧烤有着生活中的烟火味。

  东村山黑炒面,498日元,人民币30元左右。这是最推荐的一道菜,尝着味道应该是用墨鱼汁调色,蔬菜没有炒得很熟,咬在嘴里能听到“嘎嘣”声,味道不浓烈也不油腻。

  来日本唯一想去的地方,镰仓。终于!终于!等到了!

  第三天的行程是镰仓一日游,一大早我们就赶到了新宿车站,车站里有中文导购,顺利地买到了镰仓一日票,1470日元。两次换乘,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江之岛。

  (江之岛车站)

  在镰仓交通很方便,搭乘江之电电车可以去任何一个景点。从江之岛车站出来后,向海边走去就是湘南海景,清澈的海水、蔚蓝的天空,海边上冲浪的身影,这一切美得不真实,和电影场景里一模一样。

  《海街日记》电影的结尾,四姐妹在片尾曲中,沿着海岸边走向远方.....

  (海街日记剧照)

  (手机镜头下的湘南海岸)

  为了看够美景,我们放弃坐电车,沿着海岸线一路走到镰仓高校站。

  不是动漫迷,也没有看过灌篮高手,但镰仓高校站的确是拍照不二的选择。电车到达前,传来了电铃声,闸门放下,就会看到一大票人摆好姿势,摄影师就位,争分夺秒拍下最经典的照片。

  我们到的当天,快乐男声苏醒在两个小时后上传了镰仓高校站的打卡照,完美地错过了这次偶遇。

  继续前行,一家面包店前排起了长队。询问下知道了,这是当地有名的面包店,店内的面包限时供应。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面包的取料来之全日本,一口吃下来了全日本,原生态、劲道十足。

  《海街日记》电影中,二姐每天匆匆忙忙地跑到极乐寺站,大姐与母亲冰释前嫌后,她带着外婆二十年酿下的梅子酒,送母亲来到了极乐寺站,镜头中多次出现极乐寺站。

  (海街日记剧照)

  坐江之电电车到极乐寺站下,步行一段路后就是极乐寺,寺内禁止拍照,和大多数的日本寺庙一样,很静,匆匆看过一眼后就赶去了下一个寺庙,长谷寺,是比较商业的寺庙,门票一张300日元。

  寺庙进口的门很矮,佝偻着身子才能进去,我猜这个用意是,在神灵面前,我们应该放下身段。

  进入长谷寺后,一直沿着台阶往上走,到达山顶后再往下去看,镰仓全景尽收眼底,光是这景门票就值本了。

  镰仓当地的建筑既有日本本土的特色,又有地中海的风情。尤其是长谷寺山脚下沿街的房子,不说光看照片的话,很多人一定会误以为是在地中海吧!

  这一天,一直都在随便吃吃,打算到了小町通商业街再吃正餐。小町通商业街集中了镰仓当地特色的特产和料理店,不仅有当地最正宗的小吃、料理,还有饰品、小物,总之,这里是年轻人来镰仓一定要来的地方。

  居酒屋—角吉,惦记这家店很久了。独沽一味,照旧点了炸鸡、烧烤和梅子酒,在吃这件事可真是没啥追求可言了。

  喜欢这家店的原因,它很接地气,当地人的“深夜食堂”。来这里的几乎都是上班族,他们彼此西装革履地面对面坐着聊着天,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当中有小年轻,也有发际线慢慢后移的中年大叔们、更有年过花甲的大爷们。

  也许,这里也容纳了东京的一个又一个充满人情的故事。

  这次出行唯一感受就是累,很累!所以说,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老了就不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