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中国式机长,中国式力量

  文/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国庆档影片《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而在事件发生前的2016年,美国影片《萨利机长》在中国上映。有意思的是,后者是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因此,当3U8633航班机组的故事将搬上银幕的消息传出时,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萨利机长”,并猜测“中国机长”将会怎样的面貌。

  《中国机长》完成了塑造“中国式机长”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展现出一种“中国式力量”。影片中的张涵予和袁泉的表演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充满技术感的语言和操作流程,增强了影片的纪实风格,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然而,对于影像呈现而言,除了表现机舱内人员的情绪动荡、秩序混乱,以及利用特效技术制造飞机飞越雪山、穿越云层,在雷电和冰雹夹击之下飞行的视觉震撼外,机长及机组人员处置险情的过程本身无论是机长操作飞机,还是乘务长安抚乘客、维持秩序,并不具备太多“可看性”。影片中有些细节的处理也不高明,比如点缀性的爱情戏、亲情戏,冗长而潦草的结尾,在烘托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上即便起到了一些作用,也十分微薄。影片中代表民间力量的航空爱好者组织等要素,又因为拼贴感过强而显得突兀、零碎。

  不过,这部影片依然值得点赞,因为它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即表现了灾难或危机来临时“社会性力量”的集结和发动,恰是这一点,令影片在塑造英雄的同时又没有掉入个人英雄主义的套路,也因此而与那些孤胆英雄式的影片拉开了距离,表现出符合中国制度特色的独特风格。影片中,飞机在万米高空时,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险情,在这一生死关头,机长刘长健和机组人员一起,临危不惧、正确处置,把机上全部人员带出险境,平安着陆,创造了一个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同时,当3U8633遇到险情时,应急体系也迅速启动,从民航部门到空军,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支援。空军终止了训练,把空域交给民航调度;民航部门则迅速关闭了其他航线,这都为刘长健处置险情提供条件。飞机备降成功后,空军马上恢复了训练,民航航线也回归正常,而刘长健也主动把飞机驶离跑道,以便其他飞机起飞。社会在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冲击后,又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就像3U8633那样平安地着陆一样。如果说,《萨利机长》刻画和反思了极端情景下个体与制度之间的对抗张力,那么,《中国机长》则描写了个体与制度之间的统筹合力,不动声色地传递出大国的制度优势和气度。我想,也正是这一点,让《中国机长》成为了一部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