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贫富差距,奉俊昊7年前就拍出了比《寄生虫》更深刻的电影

  ○ 文 | 观影君

  《寄生虫》在第92届奥斯卡拿下了四座小金人。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这两个大奖之前,这部电影为韩国影史带来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是“最佳原创剧本”奖。

  穷人一家通过工作,相继进入中产家庭,这样一个探讨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的现实主义故事,不仅在韩国引起共鸣,更让世界各地的观众感同身受。

  这不是奉俊昊第一次触及这个话题了。早在7年以前,他就曾拍出过《雪国列车》。论影响力,《雪国列车》自然是比不上《寄生虫》;但要论深刻性,《雪国列车》或许更胜一筹。

  因为同样是关于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的问题,《寄生虫》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个别墅内,人物是两个家庭的成员;而《雪国列车》的故事背景则是全世界,涉及的人物同样来自世界各国。在这个维度,《雪国列车》的格局更大,野心也更大。

  01.末日设定,封闭空间

  《雪国列车》改编自法国科幻漫画,导演奉俊昊在当时挑战了许多亚洲导演鲜少敢于触碰的科幻题材大片。

  我们知道,科幻电影向来是映照现实的“激进媒介”,从《妙想天开》到《黑客帝国》三部曲,再到《第九区》《极乐空间》《时间规划局》以及《饥饿游戏》等电影,都是一则则末世寓言,基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浪潮所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反财阀抗争。

  《雪国列车》自然也不例外。

  在原著漫画中,共有1001节的车厢,电影中只制作了26节,长20米,总长超过500米的道具车厢。最初计划在韩国拍摄,为了呈现出穿越每节车厢的剧情动线,最少也得动用到三至四个车厢,且需要长达约100米的摄影棚。

  无奈在韩国没有适合场地,美国摄影棚租金又太昂贵。最后,剧组选定位于捷克的巴兰多夫电影制片厂开拍,由《太极旗飘扬》的摄影师洪坰杓掌镜。

  因全球气候暖化,人类打造出代号CW-7的冷冻剂来调节气温,但最终失败而导致全球进入冰河期。仅存的人类乘坐于自给自足的列车厢里,它绕行全世界,一年一圈,不知是否有尽头,就这样运行了17年。

  

  诺亚接受了上帝的引导建造了方舟 使得诺亚以及他的家人与陆地上的生物能够躲避上帝用以惩罚恶人的末日洪水。这是在记载于《圣经》之中的故事,然而末日之后仅存的人类,聚集在“诺亚方舟”上会发生什么事?这就是《雪国列车》所要表现的,只不过方舟换成了列车。

  列车前一部分的社会名流奢华度日,恣意狂欢;而末节车厢的底层劳工被压榨剥削,饮食失调,环境恶劣。末节车厢的人们不堪忍受,决定反抗。

  叛军领袖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 饰)计划利用混乱来夺取神秘独裁者威尔福德所掌控的火车命脉的引擎区,他先行解救被囚禁的列车安全系统设计专家南宫民秀(宋康昊 饰),但是此次行动也因为横生枝节的种种意外而更加哀痛险峻…

  这个高度虚拟化的故事,简化了复杂的社会架构与机制,直指问题的核心。这辆雪国列车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微型的文化运作机制,透过这个“简易化”的架构,可以更单纯地面对和思考那些凸显出来的问题。

  比如阶级的存在,无论如何,人类的阶级是不可能消失与消除的;秩序的必要,国家机器的存在似乎也是种必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开端,就是阶级产生的滥觞;汰换的必然,为了维持这个小生态圈,生老病死是个不可或缺的进程,有时甚至必须加速这个进程…

  02.全球视野,体制内外

  导演奉俊昊在采访中明确了电影的主题:“很明显的,《雪国列车》就是一部政治电影,人们的生活总是在一定的体制内。《雪国列车》就是这样的故事,人们既想安逸于体制内,又想突破体制寻新的生活。但是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切·格瓦拉呢?”

  雪国列车里上流对底层的规训方法,可分为三种:一是禁闭(末节车厢);二是隔离(武警与铁门);三是专职专位(每节车厢所代表的社会阶级)。这几种空间控制的方式,目的在于避免上下不同阶级的不期而遇所导致的流动与不确定性。唯有透过异己(例如劳工、奴隶、残疾人)的存在,才能突显当权者的与众不同。

  而本片的摄影手法更突显了当前全球的人种阶级分布:非洲人为全世界受苦(童工小男孩Tim),亚洲人为经济辛勤劳动(武警首领),而欧洲人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商讨大计(威尔福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片中的一句台词,听起来好像很励志,“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你是否想过,如果你被分配到一个难以忍受的糟糕位置,且这句话出自一位高高在上的分配者之口,那么就又是另一种意味了。

  在一场行刑戏中,蒂尔达·斯文顿饰演的梅森将末节车厢与前段车厢的人分别比喻作“鞋子”和“帽子”,她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安份守己,将其倨傲的阶级观表露无遗。

  随着柯蒂斯带领末节车厢的人突破一节节车厢,他们也逐渐攀上权力的塔尖而看清了阶级间的悬殊差距:当底层人民吃昆虫做成的蛋白质块,富人则食用着人工栽培的蔬果,美味的牛排,还有高级的医疗服务、SPA洗浴、电音热舞,纵情于丰饶物质与淫靡声色中;穷人的孩子被掳走作为苦役,成为被彻底异化的机械零件,富人的孩子们则在课堂上被灌输崇拜列车领袖的思想,覆诵造神口号,重复着夸张的手势…

  同一列火车上,穷人的脸孔积满陈年污泥,富人则涂抹滑稽的脂粉。两种极端的对照看似荒诞,却指涉着比冰雪还严酷的现实境况。

  树立全片思想高度的,乃是末节车厢的人在大段独白中所揭露的残酷现实。他们的赤裸告白回溯了自己所处的黑暗历史,藉以说明弱肉强食,操弄群众的斗争求生本能其实不分阶级,普世皆有,同时也直指人们执迷于“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幻影。

  03.权力游戏,人性何物

  “宗教”也是《雪国列车》想要谈论的一个子话题。当人类面临末日的恐慌与对未来的徬徨,自然会对力量产生崇拜以及追寻心灵的寄托。电影里的列车成了人们的“新兴宗教”,永恒不停的神圣引擎是引领人们的神迹。梅森部长强调秩序的演讲与威尔福德口中的平衡自然,成为了信徒们所信奉的教条。

  遗憾的是虽然宗教能够带给人们力量,但在有心人士的操弄下,也能赋予一个人极大的权力,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人迷失,渐渐变得自大甚至自以为真理,如同自以为在创造平衡的威尔福德。于是这样的傲慢,造就权力统治的诞生。

  “革命”是《雪国列车》的故事主轴,也是对人性一针见血的讽刺。柯蒂斯在革命发生之前就曾经说过,“当我们到了列车前区,也会跟着改变的。”革命是一种对不公的反抗,但是革命者跟统治者有何不同?这是《雪国列车》所抛出的灵魂拷问。

  柯蒂斯一再强调必须夺下引擎,这样的一段话洩漏了渴望力量的心理动机。当他为此不惜牺牲同伴的时候我们发现,革命者与被革命者没有不同,他们一样可以为了自己的理念牺牲别人,而不是牺牲自己。而电影最后的那段告白,更是直指我们心照不宣却难以启齿的真实人性。

  人性是什么?这是电影片尾对观众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威尔福德认为人性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职责,这也是《雪国列车》的阶级论。每一颗螺丝钉都只是为了上层的人们创造利益,维持上层这台贪婪机器的运作,而上层就是注定踏着下层的身体获得利益,这就是威尔福德认对人性所下的最佳注解。

  当人类因为不同的阶级或立场进行竞争甚至是杀戮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对他人的同理心,利益和权力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也忘了世界是人类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雪国列车》结尾南宫明秀与柯蒂斯的行为点醒了我们:只有唤回我们的同理心,意识到人类是个群体,我们才能挣脱人性的黑暗枷锁。

  04.打破框架,迎接新生

  描述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的电影作品,往往会陷入一个窘境就是结尾。此类型电影必须在结尾提出一个建设性的建议,不然前面的批判也就沦为纸上谈兵。好在《雪国列车》的结尾避免了这种窘境,让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当人们丧失走出车厢的勇气时,就已经死了。不论乘客穿上怎样的皮草,享受着怎样的娱乐,或是创造了多么伟大的革命,这也只是可悲的循环。当人们忘记窗外美丽的风景,不去思索世界的变化,那么末日从来就没有结束,而是继续存在于列车之中。

  跨过17个年头之后,既有的乘客只顾着跨年的喜悦,从未理解真正的解脱是关掉那永恒的引擎,打开17年不曾开过的车门,勇敢地走出去。因此电影最后,背负着世界伤痕的乘客们与列车一同死去,踏上雪地的是从未呼吸过地球空气的两个孩子。

  

  有人把这两个孩子理解成亚当和夏娃,也可以把这两个孩子看作是一种延续,孩子的天真单纯,成了跳脱制度的一盏明灯。这两个孩子没有接受过教育,思维自然不受旧有的规则限制。只有在约束之外的人,才有可能完全不受约束。

  

  他们要创造出怎样的新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整个末日随着列车的出轨以及引擎的摧毁正式结束,而希望永远都是来自于走出框架的勇气。

  这也正是影片所要揭示的主题:真正的革命,并非改朝换代后由下一个领导者继位掌舵,周而复始在同一套机制内循环,而是去打破既定框架,在注定崩解的体制外另寻出路,尽管看似颠险飘摇,充满不确定性,却反而能看见新生的契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