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2》:如果我们看不到未来了,那就先去做眼前正确的事

  6年过去了,原班人马集体回归,带来了全新续作《冰雪奇缘2》。

  《纽约邮报》评分88分,称“迪士尼用《冰雪奇缘2》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制作一部很棒的动画音乐续集”。

  其余好评则有提及制作精美、音乐出色等。但也有评论认为《冰雪奇缘2》的叙事混乱、情节过于复杂、角色动机不明。

  不得不承认迪士尼有高超的技术 ,让人物的每一个呼吸都十分生动,让每一个发丝都清晰可见,角色美艳绝对让人心动,磅礴的视觉特效搭配上美丽自然景观,让人在感叹于这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沉醉于这万物皆有灵的魔法世界中。

  简单谈下优点:

  1、技术的革新:

  《冰雪奇缘2》建模上的革新可谓是十分显著了,在《冰雪奇缘2》中Elsa和Anna的建模都进行了革新,使人物的外貌变得更加真实生动。

  《冰雪奇缘2》中对Anna的发型、面部细节以及脸型比例进行了微调,使Anna的形象更加成熟稳重,也就不难看出安娜将成为阿伦戴尔的新女王。

  2、配乐的把控:

  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公主们一言不合就飙歌,而在《冰雪奇缘2》的配乐虽说没有前一部经典,但也震撼人心(这部的配乐比较考验唱功)且这次的主题曲Into the Unknown 。

  虽然无法超越前作神曲Let it Go,但大胆创新,将纯净的女高音与老百汇经典的曲风相结合,再与反复吟唱的歌词相呼应,不仅十分抓耳洗脑,还能表现出Elsa对于未知的好奇、对害怕失去所爱之人的恐惧、对未知冒险的憧憬。

  3、主题和文化内涵的升华:

  《冰雪奇缘2》的剧情很简单,无非就是姐妹俩拯救王国顺便寻找了真相与身世之谜,但是《冰雪奇缘2》的主题更加富有内涵。如果说《冰雪奇缘》的主题是认识自己,那《冰雪奇缘2》的主题便是走向成熟:Elsa对魔法成熟的运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自身责任的承担;Anna对细节的掌控,对国人的安抚,舍小家为大家的思想觉悟。

  《冰雪奇缘》这两部作品更多体现了现代女性独立自强的人格:不成为王子眼中的公主,争做自己心中的女王。

  就算身为女王,周围的一切都很美满,国民幸福,妹妹在身边,每天都和乐融融。但是内心的声音也没法当成听不见,如果有远方的召唤,有自己的梦想呢,能走出这舒适区,敢面对未知的将来吗?就算是拥有强大魔法,强悍的Elsa,也只敢装成没听见,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啊。

  这不就是普通的我们吗,就算眼前的一切都还算不错,生活的还可以,但是内心没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不想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吗? 哪里有勇气去追求曾经的梦想呢?

  如果我们看不到未来了,那就先去做眼前正确的事。

  自从2010年迪士尼首部3D动画魔发奇缘中Rapunzel独立自主、活泼开朗人物形象的塑造,迪士尼公主电影就一改之前的王子救公主的老套剧情,弘扬起女权主义的纲领。

  Anna和Elsa映射的是现代自强女性的两种表现:前者做事谨慎、处事得体,后者勇于探索、肩负重任。《冰雪奇缘》的主题与现代文化潮流相契合,这也是其票房大卖的主要原因。

  不足之处:

  1、剧情节奏掌握掌控不足:

  由于《冰雪奇缘2》所表达的内容过多,故电影整体节奏处理的不好,前半部分节奏太过拖沓,虽然是为了造梗但未免显得太过生硬,而后半部分节奏太快,在电影67分钟时才进入高潮,以至于使观众感觉剧情空洞。

  在揭示Elsa身世时将歌剧与特效结合来表现,并未能使观众在享受特效极致体验的同时注意到歌词中的伏笔,因此观众看过一遍后并未能完全get其细节,而在Anna破坏大坝的情节仅有3min,显得有些简略,与现代电影酣爽的动作戏不相符合,故会让人萌发剧情平庸之感。

  2、戏剧的细节展现:

  作为老百汇风格的电影,歌剧是《冰雪奇缘2》的一个特色,而歌剧中的歌词也能够反映人物的心理和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歌剧既包含了配乐也包含了动画,而观众的主要注意力在动画上,因此并不能get到歌词中的小伏笔,因此在后续情节中观众就产生感觉情节突兀的心理。

  在《冰雪奇缘2》第二个歌剧中,就有歌词揭示了Elsa的想法,也为结尾Elsa留在北境,Anna成为阿伦戴尔的女王埋下伏笔。

  3、男主人物的塑造:

  这部剧中男主这个角色属实尴尬,首先是男主与Anna的感情线不够深入,无法使观众得到共鸣,且男主那段独白的歌剧风格为80年代乡村乐曲风格,与电影风格不搭,对情节的铺垫也不够,却占据了7分钟的时间,故有拖沓剧情之嫌。前部中的男主还能算个工具人,这部连工具人都算不上。

  当然有《冰雪奇缘1》珠玉在前,势必要拿来比较,与第一部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相比,第二部还是有些逊色,或者说过于工整了。

  总之,《冰雪奇缘2》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影片,虽说剧情有所空洞,但也给观众极震撼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