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人翻拍《肖申克的救赎》呢?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现实的老电影。 到现在,他已经走过了20多年,未曾老过。

  这部片子我已经看了好几遍,看过肖申克,会给人们为自己打通一扇光明的心窗,那里温暖热烈的太阳永不落山。

  肖申克到底是怎么一部电影呢?

  肖申克是一座压垮人毁灭人的监狱,主角含冤入狱,挖地道19年越狱逃生,而全片你看不到一个关于挖地道的镜头。神奇。这部142分钟算冗长篇幅的电影,所有人都是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只有一口气看到底。

  如果有人想翻拍这部片子

  1 难度很大,因为它的地位是不容撼动的,所有导演不会冒着巨大风险拍这部片子,大导演是不可能拍的,拍砸了咋办?

  2 社会大背景不允许,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度,即使出现过冤假错案啥的,也是不容外泄的,这也是中国“情怀”导致的“情节”吧,相关人员也不支持。

  1994年是电影史上的奇迹之年。

  美国出品了【低俗小说】,【狮子王】,【生死时速】,【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真实的谎言】等经典影片。

  香港影坛同样异彩纷呈,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成龙的【醉拳2】。李连杰的【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以及【新少林五祖】和【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等。

  这种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局面可谓史无前例。是香港影坛的最后的辉煌,也是好莱坞不可复制的一年。之后的美国影坛,看似依旧不可一世,实则每况愈下。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首先,我想说【肖申克的救赎】这么伟大的影片,曾几度与【教父】争夺影史第一的位置,豆瓣评分也一直居高不下。但在当年的奥斯卡角逐中,虽获得多项提名,最终却一无所获。可见那个年月拍摄一部电影,或者说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并非难事。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比比皆是。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越狱题材的影片,而且是冤假错案。主人公被陷害入狱,起初他想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但随后发现,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人人无罪。

  监狱里戒备森严,许多人已经适应了监狱里的生活。瑞德就是其一,他在狱中已经呆了30多年。是监狱里的能人,犯人都离不开他。他已经忘记了自由的滋味。

  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许多人感到了希望,特别是瑞德。安迪最后在申辩无望的情况下越狱,瑞德也通过不懈的努力感动了监狱,获得释放。最后,恶人得到了惩罚。安迪和瑞德相遇在象征自由的海岸。

  说实在话,该片题材并不算太新颖。台湾在1994年引进了一部电影叫【THE STING】翻译过来叫做【刺激】。而【肖申克的救赎】是1995年引进的,台湾看这两部片子内容相似。直接译作【刺激1995】。虽然看着不太严谨,但也无可厚非,起码有票房保证。因为之前的片子在70年代的美国很有名气,斩获奥斯卡大奖多项。

  由于故事情节不是很新,台湾影坛不是很感冒,香港影坛硝烟四起,群雄争霸,无暇及此。待若干年后,香港影坛彻底没落的时候。香港的导演们纷纷北上,投入内地,另起炉灶。没有谁觉得【肖申克的救赎】进行一下翻拍就能重现昔日辉煌。而我们内地影坛向来没有翻拍国外成名作的习惯。

  【肖申克的救赎】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经典中的经典,单单是换一套人马,也真没什么意思。在注重票房的今天,毕竟只有票子才是硬道理,赔钱的滋味不是一个苦字就能概括的。

  最后,这部片子真心不错,欢迎观看

  经典语录来一波:

  1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

  2 强者救赎自己,圣人普度他人

  3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4 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5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6 世上有些地方,石墙是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

  7 他就像一个在公园里无忧无虑漫步的人一样…好像穿着一件隐形的外套,可以屏蔽监狱里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