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影|《爱尔兰人》,不哭!

  简 影|Cine

  02:32

  Netflix砸了那么多钱,还是得不到最佳影片。

  《爱尔兰人》不哭,因为这不是你的错。

  我觉得《寄生虫》演得真好,获得最佳外语片,哦不,现已更名为“最佳国际影片”实至名归。但,“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头衔,确实让我有些惊讶。

  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中,是《小丑》不够“丑”,还是《极速车王》不够“速”?是《1917》不够勇,还是《爱尔兰人》不够狠?我想,都不是。

  在“Oscar is not so white now”的“政治正确”大前提下,同样优秀的《寄生虫》占得了更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只是,在所有提名影片中,我为《爱尔兰人》感到惋惜。

  《爱尔兰人》10提0中,被今年的奥斯卡无情拒之门外。

  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有投票权的人还是不能接受影音串流平台。

  别无其他。

  这是一场传统影院与流媒体之间的博弈,很可惜,话语权依旧掌握在固守传统的人手里。尽管Netflix砸了那么多钱,最终还是得不到一部最佳影片。

  你们可还记得去年一部名为《罗马》的影片吗?(点击简影|《罗马》,一道谁也回避不了的人生裂缝回顾)

  同样也出自Netflix,它所获得的“最佳外语片”已是在奥斯卡中获得的最高奖项了。

  去年,《罗马》与《绿皮书》两强相争最佳影片,Netflix出品与“政治正确”这两大因素都偏向了《绿皮书》,奖项公布之前早就没了悬念。

  所以,回看今年的最佳影片提名,谁都有可能获奖,但《爱尔兰人》的获奖几率最低。可这又怎样?这一点儿都不耽误《爱尔兰人》是部好片。

  这部影片是Netflix于2019年的最后一部重磅大戏。

  他们以不可能的资金,投资了一部在这个时代不可能的电影,让认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马丁·斯科塞斯拍出一部媲美《美国往事》、《教父》的史诗传记。网络上线首周,就吸引了2760万观众观看。

  你看,他们是不是动了传统院线电影的奶酪?是不是动了学院派的蛋糕?

  好莱坞为首的影视巨头依然处于奥斯卡的主导地位,“Netflix原创电影不应该出现在奥斯卡奖项中”的呼声依旧不绝于耳。

  这是整个电影产业链的问题,不是牺牲一两部优秀影片就能解决的局面,我们也很难判定孰是孰非。

  只是,我觉得,作品无罪。

  或者即便不是奥斯卡,未来会不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设立流媒体原创大电影的专属奖项呢?

  目前来看,让人欣慰的是,《罗马》没有被埋没;《爱尔兰人》虽然10提0中,起码也为全世界所知,这也算是对78岁高龄的《爱尔兰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一丝慰籍。

  尽管我知道,这位教父级的老爷子内心写满了“不服”。

  说回到《爱尔兰人》影片本身,3小时29分的片长,起初还是让我望而却步的。但是演员阵容太过强大,又让我难以放弃。

  主创人员,包括1942年出生的马丁·斯科塞斯,三位主演分别为1943年出生的罗伯特·德尼罗、1940年出生的阿尔·帕西诺、1943年出生的乔·佩西,都是国宝级演艺大师。

  且不说有网友评论,“这是马丁以《纯真年代》的方式拍了一部《教父》”,单单从年龄跨度而言,就很值得一看。

  看一看投资方花了重金所采用的减龄技术,是不是能带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混乱、模糊的黑帮时代。看一看老艺术家们面对四五十岁年龄跨度的人物塑造过程中,是否还能得心应手,将时代印刻中的青年小伙演绎得惟妙惟肖。

  剧情演进上,从美国史上最大工会的盛兴衰败,到1961年的古巴猪湾事件;从肯尼迪被暗杀的疑似真相,到尼克松的竞选黑幕……宛如一首首激进又不甘沉寂的史诗,娓娓道来,却以某种不能为人道的方式彼此消亡。

  他们带着罪孽,充满悲伤。

  他们渴望逃离深渊,又不得不凝视死亡。

  特别是影片最后部分,那扇半掩的房门,是心存歉意?是心怀感念?还是来自内心深处一份明知道不会再来的期待?

  这一帧画面,仿佛定格了时间,升华心境。

  那些曾经犯下的罪孽纵使无法被洗涤,但愿上帝能听到渴望被救赎的无声的呐喊。

  “刷房子”的爱尔兰人,不哭。

  《爱尔兰人》,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