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古天乐《门徒》:张静初毒瘾发作,演技惊人!
这不是一部适合在凌晨一个人看的电影。清冷、尖锐、灰暗、冷酷,观看途中曾经数次不忍看下去准备关机睡觉,却又被盛开在其间的温情纠缠在沙发里欲罢不能。
这又是一部最应该在寂寥的夜里伴着呼啸的北风独自观看的电影。清冷、尖锐、灰暗、冷酷才能彻底的,没有阻力的刺激我们的神经。我们的心灵这时才会不像平时那样坚硬,放松警惕,如泥土般松散开,使盛开其间的温情慢慢渗入。
张静初,惨白的面容,凌乱的头发,吃力的解下止血带,用尽全身力气站起,弯着腰,颤抖的,缓慢的把身体移进沙发---吸毒的阿芬,注定将在影片里死去。"死"的方式很多,尔冬升安排了最冷酷的一种---把希望从身体里拿出来,摆在你的眼前,然后告诉你这些不再属于你,如花的生命在恐怖的颤栗中熄灭,美艳的躯壳沦为老鼠的食物。
《门徒》的镜头没有不久前公映的《伤城》那么炫技,它打着“纪实剧情片”的旗号,将一个“毒贩”门徒的成长、毒品的生产过程、吸毒者的境况、毒枭的“现实生活”、游离于猜忌与信任间的“传承”等剧情用两条显而易见的线串联着,条例清晰,只是在结尾处稍显拖沓。而且,可能因主创人员的了解和感悟之故,使得影片在表现吸毒者境况的时候,采用了貌似惊悚片的配乐及镜头调度,显得有那么点诡异。片中展现出的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人们的贫困生活,有人觉得很震憾,本人倒感觉般般,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太多相关的纪录片和访谈的缘故。
或许对于一些不喜欢看反毒题材影片的女孩来说,看《门徒》是冲着吴彦祖的帅去的。片中的吴彦祖依然有点帅,就演技而言,他本可以演的更好一点,虽然他的演技近十年来在有目共睹的不断进步。此次吴出演了一位名唤阿力的“长期卧底”,作为一个卧底了七年的人,一个步步接近并最终杵在精明毒枭身边的“鬼”,特殊的境遇定会令阿力有一些常人所不能料想的情绪表现和内心世界,在片中每逢处理这些心理戏份的时候,阿祖似乎都显得有点仓促或不到位。特别是阿力与昆哥从“亲密的师徒关系”猛然间转换身份到兵贼相见时,阿祖的演技便显得有点单薄、突兀,缺乏应有的层次和力度。
刘德华此次终于没有浪费一个可以出彩的角色——昆哥,这个掌握了香港市面60%以上毒品的毒枭。一反港片中老大出场的固定模式和背景,他一身普通的衣裤,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劳碌命的德行,还多病多难,自己是糖尿病加肾病,大女儿叛逆,小女儿心脏有问题,老婆肚子还有一个……在作风上,这个拉家带口的毒枭行事低调,颇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在“业务”方面,他头脑精明、雷厉风行、心狠手辣,颇有品牌意识;在“思想”层面,他有一套自我开释的理论,“做生意讲的是供求,我逼他们吸毒了吗?他们吸毒,关我什么事?关我什么事……早晚搀点老鼠药进去,毒死他们,毒死他们……”说出这大段台词时,刘德华的太阳穴青筋微爆、瞪着发红的眼睛激动地辩解,精彩的诠释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老大脾性,有一点霸道、有一点神经质,还有一点点黑色幽默。
小时候听爷爷讲聊斋志异,觉得鬼并不害怕。一方面因为蒲松龄颂扬的都是心软心善的美女妖,另一方面因为爷爷说,鬼并不可怕,因为谁也不知道鬼长什么样。
真正恐怖的是身边熟稔的东西。就像阿芬和她老公:不人不鬼的活尸体。张静初的表演很出彩,常人都几乎要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有体验毒品的经历。没有她和古天乐的烘托,片首片尾阿力呢喃的那句“我搞不懂,是毒品更恐怖,还是空虚更恐怖”便不会如此意味深长。一切都源自空虚,而毒品只能使空虚如瘟疫班滋生,几何级数增长。最打击人的两个场景莫过于阿芬和阿力的ML戏和阿芬被老鼠啃噬的腐尸。“从头皮到脚趾一起高潮”,空虚依旧。如果说这场不寒而栗的床戏让人呕吐,那另阿力崩溃的则是阿芬惨死的场景了。刹那想起前面买老鼠药的铺垫,恍然大悟。每个细节都是埋下的地雷。
刘德华的扮相和演技都给了我一个惊喜。另类的毒枭形象,甚至是有有良知的。他不再耍帅了,而是真的帅了,呵呵。古天乐尤其可赞,自毁形象敢当配角却大放异彩。唯一靠吃饭的就剩吴彦祖了。也可能他早就不依赖于那张完美的脸了,但他的脸掩盖了他的演技——看来长得太漂亮未见得是一件好事。
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吸毒品,自从昆哥和阿芬死后我明白了,一切源自空虚,那到底是空虚恐怖啊,还是毒品恐怖? 这话一直在我脑海浮现,久久不能忘怀。 关于贩毒问题,我回想到一个毒贩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贩毒就好像上帝一样,淘汰那样经不过诱惑的,不干净的人,我们这是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也像刘德华扮演昆哥所说那样,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该死的,用不着可怜他们。咋一听,便被雷到了!但是导演还是用他的手法来说明,啊芬为她吸毒做辩解,我是被逼的,为帮助老公戒毒,我才去吸的,可我后来发现原来是戒不了的。啊芬老公也一样说了这样话。这就有些父母以爱的名义进行剥夺一样。反映出一种无奈。到底是毒品恐惧,还是空虚恐惧!我们都能毫不犹豫说出来,是空虚!可哪又如何!毒品的替代品还不是一样地继续涌现!电影只能引发我们思考,却永远地给不了“答案”。
而人生是否就是一个局,到最后时刻才能清楚明了。是谁在你身无分文的时候救助你的,又是谁在你欠高利贷连夜帮你凑钱还债的。而又是谁替我挡的哪一刀的。假的,一切的都是假的。为何会这样,昆哥一生从不相信任何人,他自己也说过,即使救过你的人也未必不是鬼,但是不知道昆哥就是相信啊力,是阿力演得好呢,还是昆哥早已累了,还是想找个人来接班。其实这一切都是个局,只不过谁是设局的,谁又是在局中,角色互换而已。
如果说在某些方面我认同空虚是件可怕的事,就是,和所有喜欢构思故事的人一样,当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故事可听或没有故事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将故事押泄在笔下是无能为力的空虚。譬如这时你想去导一场实在的戏剧故事,可你不是导演,是也不够刺激。那么好,你开始寻找目标,在身边的也好,在网络中也好,你分裂自己,一会你是男,一会你是女,要不然,你就开始讲述一个其实不可能发生或发生过的事,有条有理,让对方信以为真,甚至最后掉入你设好的圈套中,你在心里冷眼看着他(她)进入你为他(她)准备好的角色,并开始计时测试他(她)有多么合格地成为了那个角色。
这让我想起几部关于对活生生有感性理性的人进行真实却又虚幻导构演出或说实验的电影。至今想来,那看电影时陷入其中被之愚钝的窒息感就仿佛被人关在真空世界里,寻求不到出路。
很久之前在学校的电影院里看了这部电影,最初的目的只不过是因为有帅帅的主角,直到在黑暗的环境里落下最后的叹息,才发觉改变了初衷.说不清哪个情节让我觉得感动,也说不好到底该怎么去表达压抑着的情绪,电影里的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清澈的穿透整个胸腔,只是从小的经历有些坎坷.
有些感情最终是迟了一步,可是退一万步说,结局未必就是好的.而对于贩毒者亲情也未必是疏远的,对妻子的疼爱,对儿女的无奈,对兄弟的栽培,哪一项不是一个好人的标志,可是有一件事情错了,所有的对的便也成了错的.
谁为谁好,单单看一个情节是分辨不出来的,所有的事情连贯起来,原来一开始就已经错了,错的回不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