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甄子丹打败洋人的荣耀感,不如父子的互相理解更加动人!
《叶问》到《叶问4》,都是以弘扬咏春拳术为主,最能打的,能打到最后的,只能是咏春叶问。
不管影片如何设计,加入什么元素,这个根本的宗旨不会变。
在《叶问4》中,叶问最具知名度的弟子李小龙,也被拉了进来。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李小龙寸拳发力,把一个站在面前的洋人远远击倒在椅子上的名场面,也在影片中进行了展示。
另外一个场景里,李小龙在街道一角,击倒上门挑衅的敌人,也展示了李小龙的超强战力。
只是,在这个影片中,所有与李小龙有关的内容,都好像是拿来凑数的,或者说是拿来吸引李小龙迷的,与电影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剧情上来说,李小龙只是个引子,他只是造成了叶问与中华商会的万会长的误解与冲突,对于后续剧情的影响,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后来的大冲突,起源于万会长的女儿和她的洋人同学的校园矛盾。
电影的主题也是这个,就是中外文化如何融合的问题。
无需李小龙出现的片段,只是万会长女儿与洋人同学发生争执,进而发生争斗,就能够架构起冲突的基础。
而关于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生活在当今整个时代的人,是无法深刻体验的,也无法达成共情的。
所以,整部影片中的打斗场面,不管是李小龙打败洋人的,还是叶问打败洋人的,还是万会长等中国功夫的师傅们被洋人打败的,只能说精彩,无法带给人更多的感动。
反倒是叶问与叶正父子俩的情感变化,万会长与女儿的情感变化,这两段父子、父女亲情,更能让人带入情感。
父母与子女之间,总是会有天然的矛盾,就是爱好什么与做什么的矛盾。
大部分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做自己父母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不愿意走父母给自己规划好的道路,他们总是觉得只要是被父母指定的方向,就一定是错误的。
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这个矛盾永远无法避免。
从孩子一天一天变成父母的人,依然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偏偏要和自己作对,你让他往东,他偏偏要往西。
道理并不复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主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体现出来。作为父母,从小把孩子带大,是从孩子对自己的百依百顺开始,然后慢慢地看到了一点不听招呼的苗头,然后慢慢看到孩子的逆反反抗,甚至于针锋相对。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了,并非孩子变坏了,而是孩子长大了,自主意识慢慢觉醒,逐渐成熟,然后开始用自己的独立意识去判断整个外在世界,做出自己的决定了。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正常路径,但是父母面对孩子的状态变化,从百依百顺,到顶撞,到反抗,到针锋相对,大多数父母都会无法接受,甚至于心态崩溃。
在《叶问4》中,叶问父子,万会长父女,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当叶问面对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万会长的女儿时,他是十分宽容地支持小姑娘去自己喜欢的事情的。
这一点,反过来也影响到了叶问自己,让他改变了想法,去认真面对儿子叶正的选择,去尊重叶正的想法。
父亲希望儿子去外国读书,儿子喜欢练武,父亲希望女儿练武术,女儿却喜欢跳健美操之类的舞蹈,这样的冲突,在大部分家庭中,都是以父母的胜利为结局的,在这部影片中却不是。
相比于整部影片中的打斗,这种父子亲情、父女亲情,这种父母蹲下身子倾听孩子愿望的做法,这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而不是当成自己的附属品随意摆弄的行为,反而更加有力量!
打败敌人,打败洋人,打败所有人,不如学会尊重人,学会尊重异乡人,学会尊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这也是影片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