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死结”克什米尔 莫迪这次“突袭”成功了吗
文/唐萍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交界处,有一处易燃易爆的“火药桶”——克什米尔地区。自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地区的每次冲突都牵引着印巴两国的神经。据印度时报(《TimesofIndia》)报道,当地时间8月5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Shah)在议会直播中宣布,废除印度宪法第370条和35A条。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并在该地设立两个直辖区——查谟克什米尔联邦直辖区,和拉达克联邦直辖区,直接归中央政府管理。现场一片哗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印巴新一轮角力箭在弦上。
巴基斯坦随即做出激烈回应,召回驻印外交官,驱逐印度特使,降级与印度的外交关系,中断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关闭部分领空,甚至还波及文化领域,巴基斯坦宣布禁止所有与印度的文化交流……8月9日晚,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西(HanifKureishi)专程紧急来华,并表示“相信中方会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主持公道。”。
作为南亚大陆两个拥有核力量的邻国,印巴再一次因克什米尔剑拔弩张。克什米尔既是“火药桶”,也是印巴关系难解的“死结”。
莫迪并不是在“豪赌”
克什米尔的紧张局势已经引发全世界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是莫迪(NarendraModi)的一场“豪赌”,冒着克什米尔内乱、巴基斯坦强烈抗议、和国际舆论谴责的风险,执意要取消克什米尔的自治权。
时间回溯,不难发现,莫迪是在践行自己所在的印度人民党的竞选纲领。早在2014年,莫迪第一次当选印度总理时,就提出要废除宪法第370条,但当时反对党国大党仍与印度人民党分庭抗礼。今年莫迪成功连任后,势头更盛,印度人民党在印度上下议会均占多数席位,地位稳固。据CNN报道,克什米尔重组问题的法案,在下议院以370票赞成,70票反对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同时,在印度国会也以126票赞成,61票反对的多数优势通过。
尽管莫迪的第二个任期才开始不到三个月,但早已对克什米尔积极部署——增派兵力,切断网络和通讯,设置路障防止大规模游行,取消朝圣活动,关闭学校,还逮捕了500多名当地政客和知名人士。
“这是莫迪政府一次精心策划(well-calculated)的行动”,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r.PramodJaiswal告诉直新闻记者,“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正处强势地位,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也牢牢掌控国家安全,巴基斯坦经济疲软。”
事实上,印度人民党全国总书记拉姆·马达夫(RamMadhav)在推特上发图表示,莫迪在“国民志愿服务团”(RashtriyaSwayamsevakSangh,简称RSS)时期就有废除第370条的想法,并配文“承诺实现”(promisefulfilled),获三万多点赞。
“此次取消克什米亚的特殊地位,第一是莫迪政府的长期谋划,第二是有这样的实力和民意基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向直新闻记者总结。
8月8日,莫迪在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是一个“历史决定”,能帮助克什米尔地区对抗“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
莫迪的雷霆手腕加上精心谋划、评估形势,让印控克什米尔彻底纳入印度管辖。毫无疑问,此次行动尘埃落定后,也将转化为莫迪引以为傲的政治资本。
“火药桶”的由来
下周四(8月15日)是印度的独立日,距离印度摆脱英国的统治,成为主权国家已有72年。莫迪尽显强人政治手段,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同化克什米尔,着实耐人寻味。
要回顾克什米尔“火药桶”的由来,需先把时间线拉回到印巴分治以前。1885年,印度成立第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政党国大党。1906年,穆斯林联盟成立,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AliJannah)为领导者的穆斯林联盟鼓吹“两个民族理论”,认为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因此要建立两个不同的国家。后来,穆斯林联盟成为巴基斯坦建国时的执政党。但印度认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只是信仰不同,仍属一个民族,可以共同生活。
西华师范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龙兴春对直新闻记者解释,“两个民族理论”是印巴双方建国理念的根本对立。巴基斯坦如果放弃“两个民族理论”,则失去建国的合法性。而印度如果接受“两个民族理论”,则其它穆斯林占多数的邦也可以分裂出去。因此,印巴双方都不会让步。具体到克什米尔地区,双方只能依据停火线,分别进行有效管辖。
1947年6月4日,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声明,将在这一年的8月15日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形式来实现独立。其它土邦享有独立地位,也可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在最后归属未定的三个土邦中,海得拉巴邦和朱纳加德邦大部分民众都是印度教徒,然而上层王公是穆斯林。虽然两邦的穆斯林王公要求加入巴基斯坦,最终却被印度军事接管。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则恰好相反,王公是印度教徒,但77%的人口为穆斯林。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印巴双方针锋相对,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1949年,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双方停火,根据划定的停火线,克什米尔地区南部归印度管辖,北部归巴基斯坦管辖。
同年,第370条被加入印度宪法,该条款规定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享有高度自主权,包括可拥有自己的宪法与旗帜,以及在外交、国防、通信以外的其他事务的自主权。之后补充的35A条则允许该地区的立法机关自行认定“永久居民”,“永久居民”有权享有与入学、就业、购买不动产等有关的特殊福利。
70年来,尽管恐怖主义活动和冲突时有发生,第370条让印控克什米尔总体形势相对缓和。
还在“文斗”阶段
巴基斯坦总理一系列激烈回应让印巴双方紧张对峙,关系降至冰点。就在局势眼看升级之际,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西在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对于印度的举动,巴基斯坦不考虑采取军事行动,正在寻求政治和法律上的回应。但同时库雷西也表示,巴基斯坦保留对任何侵略做出反应的权利。
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伊姆兰·汗(ImranKhan),曾表示可以调解印巴克什米尔争端。8月7日,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爱丽丝·韦尔斯发表声明称,“印度政府在撤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宪法地位之前,没有咨询或通知美国政府。”美国国务院表示,支持印巴双方就克什米尔问题开展直接对话。
美方虽近期与巴基斯坦接触较多,但对印巴双方态度仍尽量中立,背后考量,也不难理解。“美国部署的印太战略,离不开印度。但在反恐、从阿富汗撤军等方面又需要巴基斯坦”,龙兴春进一步解释,“因此,美国在印巴之间寻求平衡,不会‘选边站’。”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Guterres)通过发言人表示,对克什米尔事态密切关注,希望印巴双方保持“最大克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呼吁印巴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综合看来,国际社会虽然给与关注,但并未对此施压介入。
“此次克什米尔争端不会升级成区域争端。”Dr.PramodJaiswal对直新闻记者解释,“因为撤销第370条只适用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无关。”印度外交部的声明也将此事归为印度的“内政问题”。
由于印度政府早有准备,已经集结4万兵力在该地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失去高度自治地位,即将成为受印度中央控制的普通邦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莫迪政府此举的真正目的,是让印度其它地区的居民更容易地移民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稀释当地的穆斯林,从而加强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管制。
事实上,这次废除第370条并没有改变印巴双方依据停火线分控克什米尔的现实,也未触及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但通过整合同化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想借此杜绝该地区分离去巴基斯坦或独立的可能。
“因为印度先出手,此次事件对巴基斯坦冲击较大,巴基斯坦作为印巴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必须会有所反应,做出一些外交抗议的姿态。但大规模冲突不会发生,也不会影响南亚格局。巴基斯坦要慢慢接受这个事实。”龙兴春告诉直新闻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不断对克什米尔进行渗透,此次印度突然取消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当地已经爆发不少抗议,今后令莫迪政府更头疼的或许是该地区,甚至全印度遭受更多恐怖袭击的风险。
“我们无需继续互相伤害,现在我担忧的是克什米尔妇女和儿童的安全。他们是最容易受到暴力伤害的弱者。”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巴基斯坦女性马拉拉·尤萨夫扎伊(MalalaYousafzai)在推特上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