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再现中国人创造的世界新奇迹!外媒称赞:史诗级
一架从重庆飞往拉萨的空客,正在高空9000米飞行。
险情,突现。
飞机副驾驶一侧的挡风玻璃突然爆碎,飞机开始剧烈颠簸,客舱释压,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员半个身子直接被甩出窗外。
生死,时速。
镜头扫向机长,每秒250米的直面风令舱内温度骤降。
临危,不乱。
机长沉着驾驶飞机,飞越高峰——下一个镜头,飞机安全脱险。
四川航空3U8633,川航机长,世界奇迹和外媒惊叹。
无需多言,只要点出这几个关键词,你就能脱口而出片名——
《中国机长》。
今年国庆档的重头献礼影片,已经随着英雄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员,一起登陆过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
等了这么久,一支预告,60秒,紧张气息扑面而来——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的那场真实事件,刘传健36个精准无误的动作,历时34分钟的整个手动备降过程,在预告片里终于露出了真容。
显然,这是一场命悬一线的生死备降。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英雄机组,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但这一外媒盛赞史诗级,被《每日邮报》称赞 “不可思议”的奇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都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里了。
60秒看到手心冒汗,年度燃片预定
先说件事,好久没有一部预告片,让我有手心冒汗的感觉。
宛如,刚刚跟着电影来了一场空中历险。
本片导演,《无间道》、《头文字D》导演刘伟强。
影像风格自成一体:
高、快、强。
从预告片,已经能看出导演娴熟的运镜和节奏。
开场第一个镜头,英雄机长,正衣冠,眼光,凝视相框里的家人。
接下来,镜头来到井然有序的机场候机厅、自信从容的最美空姐、身穿藏服的小男孩对着机长的一句“扎西德勒”,不动声色地交代出这场航班的方向:从重庆,到拉萨。
但当镜头扫到袁泉饰演的客舱乘务长脸上,配合充满紧张感的配乐,似乎,隐隐预示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危险。
无需多言,简单几个镜头,就简洁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和环境。
预告片中还多次出现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的场景,藏族小男孩从那里遥望四川航空3U8633,如同在遥望一场奇迹的到来。
每个人,此刻都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一切,都在为接下来到来的紧张时刻完成蓄势。
空中危机,来了。
一个客机突然在空中变速转向的运动镜头,看得人心头一紧。
很快,平静的氛围被轰的一声巨响惊醒,驾驶舱右座的前挡风玻璃出现了裂纹, 30秒后,右座的前挡风玻璃整体爆裂,瞬间强风造成仪表台受损严重,驾驶舱气温骤降,座舱释压、缺氧。
危险不是逐渐升级的,而是直接被拉到紧张的极致。
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瑞辰前面那块挡风玻璃破裂,他的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徐瑞辰下机时衣服已碎成布条,后来他被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现已康复)。
短短20秒左右的遇险镜头,冷酷色调与写实镜头相得益彰,营造出紧张又悬疑的氛围。
而从山城重庆飞往西藏这一路上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特征,又烘托得这出空中“速度与激情”氛围更浓。
预告片最精彩也最极端的,当然是这场极寒中的高空备降——
机长这边,驾驶舱一侧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而从窗户爆裂到反应过来,机长只有13秒操作时间。
如果不能在着13秒内快速判断戴上氧气面罩、打开氧气开关,到了14秒,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刘传健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他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飞机操作好!
注意预告片里的镜头,张涵予的脸上,戴上氧气面罩没有?戴上了!但只是过了第一关。
生死一线, 在驾驶舱释压、气温骤降、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怎么与时间展开最紧张的拉锯战,戏剧的冲突迅速到达顶点。
不得不说,导演团队集合国内外顶尖制作团队,斥巨资1:1还原的空客A319飞机的模拟机,真的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更震撼我的,却是短短60秒里,张涵予的稳,欧豪的痛,杜江的沉着,袁泉的淡定,一个动作甚至表情,就能够体现出人物弧光。
一场高空奇迹,带来了几位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演员。
熟悉,熟在对该演员我们往往有既定认知;陌生,生在身处极端环境下的他们,我们从没见过。
说实话,我真没看到过这么既紧张又沉稳的张涵予。
注意到没?预告片里,驾驶飞机脱险的张涵予整个人身体是僵住的,为什么僵?气温骤降到零下,换成你,一件单衣,僵不僵?但,就算透过氧气罩,还是能看出一股出奇的稳。
饰演副驾驶的欧豪也有极大颠覆。之前他大多出演一些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少年角色,这一次,欧豪依然带着少年的英气,但又多了一份负责的稳重。
那被强风冲击下剧痛却坚毅的眼神,是人被逼到绝境几欲爆发的强烈冲击力,也是英雄班组坚强的意志力。不像是被风所困,倒像是为了航班,用肉身封住一个风口,是献身。
当机舱内,餐盒等物品散落一地,乘客眼中尽是绝望时,李沁饰演的乘务员大喊:“相信我们,大家别担心,机组人员有能力让大家安全着地!”
每一个被被逼到绝境的机组成员,都在危险到来时迸发出无穷的胆气,是他们,和英雄机长,一起保证了机上129名人员的安全,完成了这场史诗级备降!
中国机长,你太牛了!
真的很惊喜。
从预告片来看,电影是标准的灾难传记类型片模式,具备很多商业片的精彩元素,但,又完全拍出了英雄机组的了不起。
拍摄难度一定很大。
因为观众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以机长刘传健为代表的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无人遇险。
但,影片告诉观众的,并不是这个空中奇迹本身,而是整个奇迹如何发生的。带着这个巨大的悬念,影片进入当日的危机重演,一点点的,揭开一段英雄传奇。
这时候,你会重新审视这一事件,从这个早已被新闻报道讲透的故事当中,找到更多的线索、细节和更加震撼的感受。这样,电影反倒更好看了,因为你可以通过另一个不同于新闻报道的视角,去观看那次惊心动魄的危机,并身临其境地去体会那场中国骄傲。
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上一起类似事件是1990年的英航5390航班,该航班因为在起飞之前的维修时,工程师搞错了前风挡螺栓的尺寸,比正常的规格小了一号,导致该机在爬升到5300米高度时,机长前的风挡脱落。
由于已经开启了自动驾驶仪,机长碰巧刚刚松开了肩部安全带,结果被背后吹来的高压空气吹出了窗口,要不是脚挂在了驾驶盘上,机长就被直接吹走了。三个乘务员冲进驾驶室抱住了机长的腿,机长就仰躺在机体外面,处于昏迷状态,被正面而来的狂风牢牢地压在机头上。
那段被保留下的视频段落是如此惊心动魄,而川航这次面临的境况比英航5390航班那次更严峻,不仅是在高空巡航状态,高度也比英航5390米高得多。
据机长刘传健事后对媒体的描述,事发时没有任何征兆,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就突然爆裂。
生死一线中机长不仅要面临缺氧,连手指关节都被冻僵的危机,还要面临驾驶室被严重摧毁,完全是凭借着专业军人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再手动操作。刘传建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作为飞行教员,每年都带着学员进行“玻璃爆裂”训练,磨练出了超强的专业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完成安全备降。
用他的话说,“第一时间非常恐惧,当飞机能在自己操控之下时,就不恐惧了。”
这个过程,光是听英雄机长口述,已经令人们感到惊心动魄,当这一切被再现于大银幕之上,不难想象其中的震撼与激荡。
这是一次奇迹,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电影要做的,正是全方位去呈现这场英雄壮举,让观众更细致了解到英雄机组在那34分钟做了些什么。
但电影又没有止步于惊险,影片还试图展示很多人性深处的、善良的、温暖的东西,比如危机出现时的机舱内的相互扶助,亲人之间的关心,地面团队的密切配合。
这些细节,都应该会带给你温暖的瞬间,告诉你英雄背后更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因为英雄的存在,才使这个故事成为了史诗。
光看预告片我就想起立鼓掌,这部大片配得上这场“史诗级”事件!
看预告片,再结合各类新闻报道,已经让我的心口实实在在被击中了。
那些悬念迭起的情节,逼真动人的表演,是充沛的情感力量,是对现实的生动映照……所有元素完美结合,才构成一部优秀传记灾难片成功的底气。
如果要我预估一下的话,观众的观影感受应该是既紧张、又感动、又热血沸腾。
怎么能不热血沸腾呢?
以刘传健为代表的英雄川航机组,自始自终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铿锵表态:“我们会继续努力,好好工作,让大家的出行更安全,更平安!”
可是许多外媒网友们,已经不吝送上最高的赞美。
BBC和CNN相继用了“世界级”的标题来描述本次“备降”的难度↓↓↓
英国的《每日邮报》更是把英雄机长称为是Heroic(英雄的、英勇的)。
拍摄这样一场英雄的壮举,当然也需要主创拿出英勇的气魄。
比如“硬汉代表”张涵予,这几年主旋律大片中智取过威虎山,参加过《湄公河行动》,此次拍摄《中国机长》,剧组在片场配备了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拍摄时会释放最高达10mpa的气压(相当于100公斤的压力),最高时能喷出接近于8级大风的风力。张涵予透露自己在拍摄中,常常要经受人造狂风的考验,“每天喝风喝到饱,根本不想吃饭!”
从中能看出什么?对,就是用心和诚意!
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剧组成员路演中的发言,你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机组人员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敬佩。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机长》预告片最打动我的,不仅是那份对真实的还原,还有那种浓厚的中国骄傲。
这让我相信,电影不只是一部惊险灾难片,更是一部能为许多中国人鼓劲儿的电影。
咱们国庆影院见,透过大银幕,一起触摸《中国机长》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中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