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剧本的80%来自演员即兴创作
2016年的电影黑马《驴得水》,捧红了演员任素汐,更唱红了一首《我要你》。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是一对从上学时就一直合作的搭档:周申、刘露,他们还一起创作了多部舞台剧。
2019年底,两人再度联手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半个喜剧》上映,同样是任素汐主演,同样是周申刘露式的用喜剧外壳挖掘人性内在的创作风格,不同的是,这次在上映前就已经倍受关注了。
《半个喜剧》预告片跟《驴得水》相似,《半个喜剧》也有一部话剧前身——《如果,我不是我》,那是周申和刘露在研究生刚毕业时创作的一部话剧,但现在的电影版,只沿用了人话剧的人物关系,主旨和故事都变了。
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两人想要表达的不再是刚毕业时那种“一个人要勇敢追求理想”的主题,如今他们更愿意表达的,其实还是与《驴得水》相同:人要坚守底线,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要去抱怨任何人。
显然,原来的名字也不那么合适了。周申和刘露为这部影片的名字在网上“悬赏征集”,终于在几百个名字当中选中了“半个喜剧”。这个名字给观众留有了想象空间,不会一眼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他们的每部电影都是自己投资,是为了把住创作的话语权。这一“智”,长于《驴得水》之初:周申和刘露原本写的就是《驴得水》的电影剧本,结果遇上了一个不靠谱投资方,答应他们不干涉创作,但是在签完合同后提出了许多离谱意见,还迟迟不履行合同打钱,并且还玩了一招欺上瞒下的合同欺诈,把项目转给了另一家公司去立项……
他俩本想着好聚好散,却遭到资方威胁:“我们关系都很硬,你们是不想拍了!”他们也不怕:“那就不拍了,看看谁厉害!”为了不让作品被侵权,周申和刘露用最熟悉、最快的方式,把《驴得水》做成了话剧,想着先把原创作品保住,没想到,话剧火了。
所以《半个喜剧》还是他们自己投资,而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其他投资参与者一个信心,“一是我们对自己的创作有信心;而且,我们自己投资了,那就是当做自己的事儿来做。”
所以,“坚决不退让”不仅是他们对投资的态度,更是两人特殊的创作方式,虽然对作品大有益处,但不是谁都乐意配合……
三轮试戏,不是谁都能坚持得下来
每一部作品中的演员,周申和刘露都要花很长时间亲自给他们试戏,《半个喜剧》花了三个月,试了600多个演员才最终选出了这几位最符合角色气质的演员。
周申:对于不太熟悉的演员,通常会有三轮试戏,很多人第一轮就(淘汰)下去了。第一轮是自己准备一段表演,看一看他的基本状态是不是干演员的料。如果是成熟或者比较熟悉的演员,直接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即兴练习,让已选定的演员去给他搭戏,比如说我们第一个定下的演员是任素汐,那么他就跟任素汐来一段即兴表演;
如果前两轮都过了,第三轮就是找接近剧本的情景做即兴练习,过了,就定了。
第二轮试戏很关键,一个是看看这个演员能不能够真实自然,不要演角色而是演自己;另一个是看看他本人身上有没有我们想要的角色特质。好的艺术形象不是通过努力塑造出来的,而是首先要求角色和演员高度贴合,才能塑造出好的艺术形象。
有的人说:“你看她这次塑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可我觉得这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可能是一个损失。
就好像要做一块牛排,那我应该拿一个上等的牛肉来做吧,但我也可以拿豆腐做,把它做得像肉一样,给你肉的口感,我是不是很炫技,是不是很厉害?但是它能有用牛做的牛排好吃吗?
所以我们选演员,必须要求试戏,有的演员大家都觉得很合适,价钱也都谈得不错,但是人家觉得“我就是不愿意试戏,让我试戏多没面子”,什么都好说,时间也好说,就是试戏免了,行不行?我跟刘露觉得不行,不能冒这个风险。
我们的试戏任素汐得全程参与,因为刚开始除了她之外没有别的演员,只定了她,只能拿她试别人。(男主演)吴昱翰就是这么试出来定下的。
其实我们之前也不认识他,正好吴昱翰(导演)的一个电影杀青了,他想换换脑子放松一下,就想来我们的剧组客串一个小角色,顺便也来观察观察。我们是即使客串一个小角色,也得试戏,结果那天他跟任素汐试完一段戏之后,我们就觉得他得演男一号。
首先他的表演非常真实、非常平实,没有拿腔拿调,也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其次是他很像这个角色,那就是他。
因为素汐演戏非常平实、落地,是“贴在地上”的表演。我们试了好几百个演员都是这样,大翰(吴昱翰)是第一个跟任素汐对戏的时候,就像我们在偷窥他俩的生活一样。有的演员单独看,觉得表演还行,但是一旦跟任素汐对戏,就会发现他飘起来了,没有那么实。
剧本的80%靠和演员一起排练试演时即兴创作
周申和刘露在写完剧本框架后,必须要与演员们一起即兴再创作,《半个喜剧》通过三个月时间,导演和演员们一起排练试演的不断磨合,让台词更真实,剧本更深刻。
刘露:说“排练”有点笼统,其实就是我们跟演员即兴创作剧本的过程。从做话剧的时候,我们就跟演员们一起进行剧本再创作,拍电影时就延续了下来,现在我们也在慢慢完善这个方法。
周申:这也不是话剧独有的,王家卫拍电影也这么干,只不过他的即兴更奢侈,是在现场架着机器进行排练。我们只是在排练场里面进行,有个大概再去现场拍。
刘露:我们一直是集体创作,但具体码字是周申来。码完字以后我们也会作为第一批观众和演员检验它,一起围读这个剧本,觉得有不舒服再去修改。所以我们的剧本是跟演员一起在排练场里磨出来的。
周申:剧本中有20%的是我写的,80%是演员即兴的。
他们在排练场会即兴,创造出一些很有趣的东西,然后我们来筛选记录。我们不会特意去写包袱,但是我们会把错位和尴尬写出来,然后把演员扔到这个情境里去,自然会产生很多包袱。
演员们拿到我们的剧本,但是他们是不会按照我写的来说,因为我的台词只是告诉演员这个事情是怎么推进的,他们甚至还会改我的推进线索,也可能会朝另一个方向去。
刘露:我们在现场把控方向,大家可以随时有火花有争执,但我和周申知道这个戏的主旨,知道哪一条路才是真正符合我们要表达的东西。
比如我们没选定大翰之前,剧本中这个角色是更软弱更懦弱一点的,但是大翰来了以后,他理解的这个人物,包括他本人给我们的气质是外表看上去刚硬、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怂的一个的人物,这是我们从演员身上获得的,这其实才是活生生的人。
再比如素汐演的莫默这个角色在剧本里会更柔和一点,虽然她也是很坚持底线的一个女性。但任素汐呈现出她身上很执拗的部分,我们也觉得她的这种特质很有光彩,就把这个光彩着重呈现出来。
这是我们一贯的工作方式,素汐也是我们团队中的一员,她也非常愿意这样,因为在我们的创作中,演员非常有主动性,能收获很多的快感。所以,排练这个阶段对剧本的创作是最重要的。
周申:只要没有拍完剪出来,这个剧本都不算是完成的。拿龙标之前我们还重新配了两句话,也都算是修改剧本。
带上摄影、剪辑和演员们一起试拍
在实际开机拍摄之前,周申刘露要带领全剧组、全体演员,选取电影中的重要戏份,在实景中进行一轮试拍摄,《半个喜剧》光试拍摄就用了15天时间。
周申:其实就是我们和摄影指导、剪辑指导和演员们在一起磨合。《驴得水》当时几乎是整本试拍,但后面时间不够了,只试拍了3/4,最后那两场没拍。
这一次是在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段落试拍。比如高露突然闯进门之后,孙同夹在里面两边骗;比如说孙同和郑多多在楼梯间吵架;再比如说开场肯定是要试的,因为要看看整个基调符不符合我们当初的设想。
试拍跟最终效果差异还是蛮大的,这个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因为试拍是拿照相机拍的,大家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忽略,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在意。
刘露:这个磨合,就是各部门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从摄影上来说是检验我们的分镜是不是合理有效;从演员来说他们会有一种体验生活的过程,可以产生更详细的生活感和层次感,也会有激发出他们更多新的东西。
我们需要整个团队的氛围特别契合、特别默契,因为我们要求真实,要求演员有很多即兴的东西,不能刻板,没有默契就很难达到。
周申和刘露的目标是写好看的故事,不带有时代局限性,他们在创作上非常看重两样东西,一个是故事结构,另一个就是他们想表达的内容。
这样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故事结构,然后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放到这个结构里面,《驴得水》就是如此;另一种便是他们特别想表达某种主旨和情感,然后去组织出一个故事来,如《半个喜剧》。
对他们来说,故事题材适合什么形式就做什么形式,不局限于舞台、银幕还是荧屏。